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科学揭秘:不同类型音乐如何缓解晕车症状?

来源 2025-09-15 12:15:10 医疗资讯

晕车,或称运动病,是由于视觉、前庭系统与身体运动感知信息不匹配引发的综合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和不适。除了生理症状,晕车常伴随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进一步加剧不适感,严重影响旅行者的身心体验。 传统的晕车缓解手段多集中在药物和行为调节,但副作用和效果不一。音乐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已有研究证实其在缓解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中的有效性。然而,音乐对晕车症状的具体影响及不同音乐类型的效果差异尚无定论,亟需通过量化手段进行系统评估。

本研究邀请了30名健康志愿者,模拟驾驶环境中采集其脑电图(EEG)数据,确保了实验条件的可控与数据的高质量。通过提取时间域(均值、方差、偏度、峰度)和频率域(功率谱密度)等多维特征,构建了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的晕车识别模型。 该模型能够精准识别乘客的晕车状态,准确度高,达到了临床应用的潜力。基于此模型,研究团队进一步比较了四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干预:欢快、悲伤、激昂及柔和音乐,并与自然恢复组进行了对比分析。

图:实验方案

结果显示,柔和音乐和欢快音乐干预组的晕车症状平均减少比例分别达到56.7%和57.3%,明显优于激昂音乐(48.3%)和悲伤音乐(40%)。值得注意的是,悲伤音乐的缓解效果甚至略低于自然恢复组的43.3%。 此外,脑电图中枕部区域的Kolmogorov-Chaitin复杂度与晕车等级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625,p<0.005),提示该指标可能作为未来晕车严重程度的客观生理标志之一。

图:模拟器道路筛选实验程序

综上,本研究首次系统地量化了不同音乐类型对晕车缓解效果的差异,揭示了音乐干预的潜力和限制。柔和与欢快音乐通过调节负面情绪,改善乘客的主观不适感,成为较优选择。悲伤音乐的负面影响提示音乐选择需谨慎,避免加剧不适。 未来,结合个体脑电生理特征,实现个性化音乐干预,将是提升晕车治疗效果的关键方向。同时,研究中样本量有限、模拟环境与真实乘车环境存在差异等局限,需要后续大规模、多场景验证。

原始出处

Yilun Li1†Yue Li&#x;Yue Li2†Yan LiYan Li2Bingjie LuoBingjie Luo2Bangbei Tang.A study on the mitigating effect of different music types on motion sickness based on EEG analysis.Front. Hum. Neurosci., 03 September 2025 Sec. Cognitive Neuroscience Volume 19 - 2025 | https://doi.org/10.3389/fnhum.2025.1636109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Tags: 科学揭秘:不同类型音乐如何缓解晕车症状?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