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我们都知道,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我们常被鼓励多运动、多出汗,仿佛运动时间越长,健康加分就越多。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运动其实并非越多越好?
一项来自权威期刊的最新研究揭示,运动与衰老之间存在一条隐形的“U形曲线”。
这项题为《The associations of long-term physical activity in adulthood with later biological ageing and all-cause mortality - a prospective twin study》的前瞻性双胞胎研究,追踪了大量成年人的运动习惯与生物年龄和死亡率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适度运动的人生物年龄增长速度最慢,反映细胞衰老较缓。
而完全久坐不动的群体,表现出明显的生物衰老迹象,是身体“提前老化”的高危人群。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极度努力、顶级运动量的参与者,生物年龄反而比适度运动组多出了约1.2岁,似乎“运动过猛”也会加速身体负担。
具体来说,每周维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骑车、游泳)是黄金标准。
研究指出,久坐不动的人群死亡率高达38.8%,而适度运动、活跃甚至高强度运动的人群,死亡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运动对健康的保护作用毋庸置疑,但令人惊讶的是,剔除吸烟、饮酒、体重等生活习惯干扰后,运动本身独立贡献的保护率大约只有7%。
这提示我们,单靠运动还不足够,保持整体健康生活方式同样重要。
另外,运动效应的时间维度尤为关键。
研究发现,运动对降低死亡率的正面影响主要集中在追踪的前20年,也就是说,越早确立并坚持运动习惯,健康收益就越显著。
年轻时开始积极锻炼,可以让身体的细胞机制处于较优状态,推迟衰老进程和疾病的发生。
总的来看,这一研究对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提出了科学的调适方案。
它既不提倡“久坐党”,也警惕“运动狂热”。
只有适度而有规律的锻炼,配合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才是抵抗衰老、延年益寿的长久之计。
参考文献:
DOI: 10.1101/2023.06.02.23290916
猜你喜欢
- 缓解父母焦虑才能真正“解放”孩子
 - 生活中的“纯天然药”,平时都吃得到
 - Clin Transl Med:循环 microRNA 和转录组特征的整合可识别先兆子痫的早期妊娠生物标志物
 - Nature:单细胞分析技术的革命性进展
 - Eur J Haematol:鲁索替尼治疗对羟基脲耐药和/或不耐药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欧洲观察性研究
 - 【协和医学杂志】一种白细胞介素-6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
 - 俯卧撑架和徒手哪家好
 - ACS Nano:苏州大学张克勤/程亮团队研究制备生物活性ZnMn@SF水凝胶抑制M1型巨噬细胞以修复脊髓损伤
 - J Am Heart Assoc:房颤患者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痴呆风险 —— 全国队列研究新见解
 - 跑步减肥效果好?跑步牢记这4点减肥效果更佳!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