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Adv Sci:厦门大学联合中山大学提出结直肠癌CT影像基础模型CRCFound,推动结直肠癌精准诊断

来源 2025-08-24 12:12:18 医疗资讯

结直肠癌(CRC)的传统风险评估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TNM分期和分子分型,如共识分子亚型(CMS)分类及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检测,这些均需昂贵的分子检测手段和术后病理标本,限制了其在术前诊断和治疗决策中的应用。CT影像作为术前评估的重要工具,能为肿瘤的形态、分期和邻近结构侵犯情况提供关键依据。然而,CT影像的人工标注繁琐且需专业知识,导致样本量不足,制约了深度学习模型的效能发挥。近期,自监督学习通过利用大量无标注数据,自动学习有效特征,已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突破,成为解决医学影像标注不足的有力手段。

8月12日,来自厦门大学王连生教授与中山大学吴小剑教授、高峰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监督学习(SSL)的结直肠癌CT影像基础模型。该模型通过对5137例无标注CT图像进行预训练,成功提取了通用且高效的影像特征,能够适应多种临床下游任务,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和泛化能力。

 

本研究汇集了6332例CRC患者的三维增强CT影像,依据数据完整性分为两大队列:5137例无标注影像用于CRCFound的自监督预训练,1195例带临床标签的影像用于多任务微调及验证。模型采用基于Vision Transformer(ViT)的编码器框架,结合掩码自动编码器(Masked Autoencoder, MAE)策略,随机遮挡75%的3D图像块,要求模型从部分信息中重建完整图像,促使其学习深层影像结构和肿瘤特征。此外,模型引入了适配器模块和融合模块,实现与CT影像对应的放射学报告文本信息的多模态融合,进一步提升诊断性能。

结果显示,CRCFound在八项关键临床任务中表现优异,包括TNM分期(T、N、M及整体分期)、MSI预测、CMS分类及预后(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评估。与未预训练模型相比,CRCFound显著提升了各任务的诊断准确度,特别是在N期判定上,预训练模型AUROC提升达22%。融合放射学报告文本的模型(CRCFound_report)进一步增强了预测的置信度和精确性。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CAM)分析显示,模型能精准关注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区域,支持其临床解释性。此外,模型在外部验证集上保持良好泛化,显示其跨中心应用潜力。

图片

 

对于分子亚型预测,CRCFound在MSI诊断中达到了0.952的平均AUROC,较纯影像模型提升明显。在CMS分类中,模型对CMS1亚型的识别表现尤其突出。预后分析显示,利用CRCFound提取的影像特征构建的Cox风险模型能有效区分高风险与低风险患者,其危险比HR在DFS和OS中均显著优于传统模型,且在多变量分析中CRCFound表现为独立预后因子。

综上,本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CRC CT影像自监督学习基础模型,为结直肠癌术前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思路。CRCFound不仅解决了标注数据不足的问题,还兼顾了多模态信息融合,提升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临床适用性。相比于先前聚焦肿瘤局部区域的模型,CRCFound通过大范围掩码重建任务,捕捉了局部与全局的解剖结构信息,满足多任务学习需求。 然而,模型仍有拓展空间,比如引入更多多中心数据丰富样本多样性,结合MRI、PET及数字病理等多模态数据,进一步提升对肿瘤生物学的理解及预后预测能力。此外,目前自监督训练尚未利用文本信息,未来可尝试联合训练以增强多模态深度融合效果。

原始出处

Yang J, Cai D, Liu J, et al. CRCFound: A Colorectal Cancer CT Image Foundation Model Based on Self-Supervised Learning. Adv Sci (Weinh).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12, 2025. doi:10.1002/advs.202407339

Tags: Adv Sci:厦门大学联合中山大学提出结直肠癌CT影像基础模型CRCFound,推动结直肠癌精准诊断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