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紧急提醒!这项检查被国家叫停10几年了!门诊仍有人排队来做

来源 2025-08-23 12:11:26 医疗资讯

自从有了宝宝,许多宝爸宝妈的医院之路明显增多,尤其是微量元素检查,似乎成了孩子身体出现小问题时的“万能钥匙”。然而,微量元素检测这项看似科学的检查,实际上早在十几年前就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明令叫停。为什么?它到底有没有必要做?本文将带您全面了解微量元素检测的科学真相。

叫停十余年!卫健委两次发文!

2013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规范儿童微量元素临床检测的通知》,明确指出微量元素检测不宜作为儿童体检或普查项目使用,特别是对6个月以下的婴儿更应避免。

图片

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再次发布《关于加强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监督执法工作的通知》,将“不宜”升级为“不得”,严禁医疗机构和相关商家以体检普查为由开展此类检测。这说明,尽管国家早有禁令,但市场上仍不乏一些不合规机构推销该检查,引起卫生部门的再度重视。

图片

为什么微量元素检测被叫停?

检测方法不可靠: 常见的检测样本包括头发、手指血和静脉血三种途径。头发检测容易受外界环境、清洁程度、个体差异影响,结果波动大且缺乏临床参考价值。手指血采样时可能混入汗液及组织液,影响检测准确性。静脉血虽较为准确,但体内微量元素分布极不均匀,血浆中元素含量无法全面反映体内储存状态,不能单靠血液检测做出诊断。

容易导致误导和不必要的焦虑: 不少家长因孩子哭闹、不爱吃饭或头发发黄等症状,误以为是微量元素缺乏,盲目依赖检测结果进行补充,甚至过量补充,反而可能产生副作用。

微量元素并非唯一判断指标: 缺乏某元素并非单一因素,孩子的身体状况应通过综合临床表现和正规的医学检查判定。

微量元素与常量元素的区别

很多人对微量元素的概念模糊,甚至把钙也归入微量元素范畴。实际上,人体内含有28种生命元素,按含量分为两类:

常量元素(占体重0.01%以上):如碳、氢、氧、氮、钙、钾、钠等,钙是常量元素,和骨骼发育关系密切。

微量元素(占体重0.01%以下):如铁、锌、铜、碘、硒等,虽含量少,但对健康不可或缺。

因此,所谓的“微量元素检测”却标榜能测钙含量,本身就存在命名混淆和科学上的不严谨。

科学补充微量元素的建议

正常均衡饮食通常能够满足儿童对各种元素的需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各有差异,但都在合理饮食范围内可满足。比如锌、铁、碘等元素,均可通过多样食物摄入获得:

富含锌的食物:瘦肉、海鲜、坚果、豆制品;

富含铁的食物:红肉、肝脏、绿叶蔬菜、豆类;

富含碘的食物:海鱼、海带、碘盐;

遇到孩子有明显营养缺乏症状时,应尽早就医,听从专业儿科医生指导,而非依赖非正规机构的微量元素检测。日常生活中,科学喂养、合理添加辅食才是保障儿童健康的根本。

如何避免微量元素检测陷阱?

面对市场上推销微量元素检测的宣传时,尤其是那些打着“免费测身高”“孩子可能缺元素”的幌子,切勿盲目相信。正规医疗机构不会把微量元素检测作为常规筛查项目。遇到孩子成长发育问题,应直接咨询专业儿科医生,进行系统评估。

总之,微量元素检测虽名声响亮,但实际上并非儿童健康检查的必需。 微量元素检测被叫停背后,反映的是我国医疗监管对儿童健康保护的严谨态度。未来,如何科学判定和补充微量元素,才是核心。

Tags: 紧急提醒!这项检查被国家叫停10几年了!门诊仍有人排队来做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