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老年(≥75岁)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通常具有不利的遗传学改变和肿瘤微环境特征,导致临床预后较差。目前,针对老年DLBCL的标准治疗方案(如R-miniCHOP)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耐受性和疗效方面。因此,探索新的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是当前的研究重点。
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和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可能通过靶向肿瘤细胞(如BCR/NF-κB通路)和调节免疫微环境(如促进树突状细胞DC成熟、增强T细胞功能)发挥协同作用。因此,使用“无化疗(chemo-free)”免疫疗法双重靶向遗传和微环境改变,作为老年 DLBCL 患者的一线治疗仍然非常有意义。
因此瑞基医院开展2期研究,旨在评估泽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和来那度胺(ZR2方案)在de novo老年DLBC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近日发表于《Blood》。
研究设计&结果
研究设计:单臂、开放标签、II期临床试验(NCT04460248),纳入≥75岁de novo DLBCL患者。治疗方案包括诱导治疗(泽布替尼160mg口服,每日两次;利妥昔单抗375mg/m²,第1天静脉注射;来那度胺25mg口服,第2-11天,每21天为一个周期,共6个周期)和维持治疗(达到CR或PR的患者,使用来那度胺25mg口服,第1-10天,每21天为一个周期,最长2年),6周期后对局部病灶进行放疗。主要终点:为诱导治疗结束时的完全缓解率(CR率),次要终点为2年无进展生存率(PFS)、2年总生存率(OS)、安全性;探索性终点:为潜在预后生物标志物分析(包括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T细胞受体TCR测序等)。
患者:共纳入4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78岁 (范围: 75-91岁)。ECOG评分≥2的患者占30%。65%为中高危或高危IPI。根据综合老年评估(CGA),15%为Fit,40%为Unfit,45%为frail。
疗效:诱导治疗结束时CR率为65.0%,部分缓解(PR)率为10%(4/40),其中3例接受了放疗。2年PFS率为67.1%,2年OS率为82.4%。疗效与IPI、细胞起源(GCB/non-GCB)、双表达(DE)或遗传亚型无明显关联。
安全性:最常见3/4级血液学不良事件 (AE)为中性粒细胞减少(35.0%)。3-4级非血液学不良事件主要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2.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2.5%)和肺部感染(12.5%)。未观察到房颤事件。
机制研究发现 (通过scRNA-seq, TCR-seq等):
-
肿瘤细胞HLA表达: 应答者肿瘤细胞高表达HLA-I和HLA-II分子,抗原呈递通路富集。
-
树突状细胞 (cDC1) 关键作用: 应答者肿瘤微环境中经典1型树突状细胞 (cDC1) 比例更高、功能更活跃(抗原呈递、活化标志物上调)。cDC1特征与ZR2及类似无化疗方案(iR2)的疗效和更好PFS相关,但与RCHOP方案疗效无关。
-
T细胞激活与克隆扩增: 应答者肿瘤内存在增殖性CD8+ T细胞(Teff_MCM5, Teff_MK167),且TCR克隆性更高(扩增更强、多样性相对降低)。外周血TCR测序显示,应答者治疗后TCR多样性增加,表明T细胞对肿瘤抗原的识别能力增强,并观察到T细胞克隆扩增。
-
长期免疫记忆: 在获得持久缓解(3年)的应答者外周血中,仍能检测到由ZR2诱导扩增的T细胞克隆(虽然丰度较低),表明ZR2方案能够诱导长期的免疫记忆。
-
克隆动态: 对治疗前和进展期配对样本的分析,揭示ZR2治疗下的克隆选择压力,敏感克隆减少,而耐药或选择性克隆(富集细胞周期、MYC靶点、代谢通路)成为主导。
(A) 恶性与非恶性B细胞的UMAP图,每个细胞根据样本来源着色。
(B) 恶性与非恶性B细胞的UMAP图,每个细胞根据恶性与正常细胞簇着色。
(C) 恶性与非恶性B细胞的UMAP图,每个细胞根据疗效和时间点的样本亚组着色
(D) 每个恶性细胞簇和参考免疫细胞的单细胞CNV推断结果,单细胞(行)和染色体区域(列)。
(E) 显示每个恶性细胞簇和参考免疫细胞的推断CNV评分。
(F) 通过GSEA分析比较应答者(n = 12)与非应答者(n = 5)恶性B细胞中上调的通路。
(G) 应答者(n = 12)与非应答者(n = 5)恶性B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
(H) 在应答者(n = 10)和非应答者(n = 7)的肿瘤样本中,对HLA-I和HLA-II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A) 髓系细胞的UMAP图。
(B) 通过单细胞RNA测序鉴定的髓系细胞类型中标志基因的表达情况。
(C) 根据ZR2疗效比较每份样本中髓系细胞的百分比。
(D) 在髓系细胞簇中,4种基因特征(M1样、M2样、血管生成、抗原呈递特征)的表达水平。
(E)应答者(n = 12)和非应答者(n = 5)之间cDC1s的差异表达基因。
(F) 通过GSEA分析比较应答者(n = 12)和非应答者(n = 5)cDC1s中上调的通路。
(G) 根据无化疗(ZR2和iR2)治疗的疗效,通过bulk RNA测序比较基线时cDC1特征的表达。
(H) 根据cDC1特征的表达,接受无化疗(ZR2和iR2)治疗的患者的PFS曲线。
(A) 非应答者(n = 7)和应答者(n = 22)在ZR2诱导治疗前后外周CD3+HLA-DR+ T细胞的比例。
(B) 非应答者(n = 7)和应答者(n = 22)在治疗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样本中T细胞受体(TCR)多样性。
(C) 非应答者(n = 7)在治疗前和疾病进展时PBMC样本中T细胞受体(TCR)多样性的变化。
(D) 应答者(n = 22)在治疗前和诱导治疗结束时PBMC样本中T细胞受体(TCR)多样性的变化。
(E) 非应答者(n = 7)和应答者(n = 22)在治疗前PBMC样本中T细胞扩增克隆的比例。
(F) 非应答者(n = 7)在疾病进展时和应答者(n = 22)在诱导治疗结束时PBMC样本中T细胞扩增克隆的比例。
(G) 诱导治疗结束时,来自应答者(n = 10)的PBMC样本中T细胞克隆的比例。
总结
ZR2方案在老年初治DLBCL患者中显示出较高的CR率(65.0%)和良好的2年PFS(67.1%)及OS(82.4%)率,且安全性良好。
其疗效更多地依赖于肿瘤微环境的改变,特别是HLA表达上调和cDC1细胞的激活,而非遗传学改变。
ZR2通过增强抗原呈递,激活并扩增预先存在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克隆,并诱导新的T细胞克隆,从而可能带来长期的免疫保护,防止肿瘤复发,为侵袭性淋巴瘤基于机制的靶向治疗带来了新的范式转变。
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NCT05179733),以进一步评估ZR2方案的疗效。
参考文献
Pengpeng Xu, YUE ZHU, Zi-Yang Shi, Li Wang, Shu Cheng, Ying Qian, Yan Zhao, Yang He, Hongmei Yi, Binshen Ouyang, Xu-Feng Jiang, Biao Li, Qi Song, Rong-Ji Mu, Weili Zhao; A phase 2 study of zanubrutinib in combination with rituximab and lenalidomide in de novo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Blood 2025; blood.2025028649. doi: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25028649
猜你喜欢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