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从12.5岁到11.9岁!JAMA子刊揭示,美国女性初潮提前及月经规律形成延长的代际变化

来源 2025-08-20 12:20:49 医疗资讯

初潮是女性生殖轴成熟的重要标志,早期初潮与多种不良健康结局相关,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流产及早死,而迟发初潮则与骨折风险增加有关。过去几十年,美国及全球部分地区观察到了初潮年龄提前的趋势,但关于这一趋势在不同种族、社会经济状态及体重指数背景下的差异尚不明确。此外,初潮后月经周期达到规律性是反映生殖轴成熟的重要指标,相关的时间趋势及其健康意义研究较少。

本研究基于美国Apple Women’s Health Study大规模数字队列,涵盖1950-2005年出生的71,341名女性,系统分析了初潮年龄及从初潮到月经周期达到规律性的时间的时间趋势及差异。结果显示,初潮年龄逐代提前(由12.5岁降至11.9岁),早熟比例显著增加,晚熟比例下降,同时月经周期规律形成时间延长,且非西班牙裔黑人、亚裔及低社会经济地位群体趋势更为显著。此外,体重指数(BMI)在初潮时的值部分解释了初潮年龄提前的趋势。

研究人员利用Apple Women’s Health Study数字队列,纳入2019年至2023年3月期间注册、提供初潮年龄信息且生于1950至2005年的女性,最终纳入71,341名参与者。通过自我回忆调查收集初潮年龄及月经周期规律形成时间,后者按“≤2年”、“3-4年”、“>5年”、“尚未规律”、“激素治疗后规律”等类别划分。分析中将出生年份分为1950-1969、1970-1979、1980-1989、1990-1999及2000-2005五组。种族与族裔分为亚裔、西班牙裔、非西班牙裔黑人、非西班牙裔白人及其他或多种族。社会经济状态(SES)通过MacArthur主观社会地位量表分为低、中、高三级。部分参与者提供初潮时体重身高数据,计算BMI及其z评分以评估其对趋势的中介作用。统计分析采用广义线性模型,评估时间趋势及不同亚组间的交互效应,并进行探索性因果中介分析。

结果显示,整体上,平均初潮年龄在1950-1969年组为12.5岁,2000-2005年组降至11.9岁(趋势P<0.001)。早熟(<11岁)比例由8.6%增加至15.5%,非常早熟(<9岁)由0.6%增加至1.4%,迟发初潮(≥16岁)由5.5%降至1.7%。月经周期规律形成≤2年者比例由76.3%降至56.0%,尚未规律者比例由3.4%升至18.9%。

71341 名女性健康研究参与者的初潮年龄及月经周期规律所需时间的时间趋势

种族分析显示,亚裔、非西班牙裔黑人及其他/多种族组不仅初潮年龄较早,且提前趋势更明显。低SES组初潮年龄更早,且提前趋势更大。BMI中介分析显示,初潮时BMI z评分解释了约45%初潮年龄提前的时间趋势,暗示体重增加是促使初潮提前的重要因素,但仍有超过半数趋势未被BMI解释。月经周期规律时间延长趋势与BMI无明显中介关系。

总之,研究证实,美国女性初潮年龄持续提前且月经周期规律形成延长,这一趋势在非白人族裔及低社会经济状态群体中更为显著,可能加剧健康不平等。体重指数是初潮提前的重要驱动因素,反映了儿童肥胖率上升的影响,但其他环境因素如内分泌干扰物、饮食习惯、心理社会压力等可能也发挥作用。初潮后月经规律迟缓形成,可能反映生殖轴发育延迟或排卵功能障碍,相关健康风险及临床干预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原始出处

Wang Z, Asokan G, Onnela JP, Baird DD, Jukic AMZ, Wilcox AJ, Curry CL, Fischer-Colbrie T, Williams MA, Hauser R, Coull BA, Mahalingaiah S. Menarche and Time to Cycle Regularity Among Individuals Born Between 1950 and 2005 in the US. JAMA Netw Open. 2024 May 1;7(5):e2412854.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4.12854. PMID: 38809557; PMCID: PMC11137638.

Tags: 从12.5岁到11.9岁!JAMA子刊揭示,美国女性初潮提前及月经规律形成延长的代际变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