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患儿高烧40℃不退,可以打退烧针吗?门诊依旧每天有人开!

来源 2025-08-19 12:12:56 医疗资讯

孩子一发烧,尤其是半夜突然发烧或连续高烧,很多家长都会紧张不已,甚至慌乱。家长们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想尽办法让体温尽快降下来,从温水擦浴、贴降热贴,到吃退烧药甚至打退烧针都可能尝试。退烧针因其“见效快”的特点,往往成为首选,殊不知其潜藏的风险。本文将全面解析儿童退烧针的风险,避免因错误用药引发严重后果。

发烧是机体对感染的防御反应,通常不必过于恐慌。退烧药的目的是缓解孩子不适,提高舒适感,而非单纯压低体温数字。许多家长认为打退烧针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实际上,退烧针的风险远高于口服药物,特别是对孩子来说,注射药物可能带来严重副作用。实际上,打退烧针并非儿童发烧的常规操作,尤其四类退烧针存在严重风险,必须坚决避免。

所谓的“退烧针”其实涵盖多种药物,最常见的成分包括赖氨匹林、地塞米松和氨基比林。它们各自对儿童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威胁。

四种儿童禁用的退烧针及其危害

1、赖氨匹林:隐形的阿司匹林,致命的瑞氏综合征

赖氨匹林在新闻案例中出现过,是一种类似阿司匹林的药物。给孩子使用赖氨匹林退烧,会导致罕见但致命的瑞氏综合征。该综合征会引起儿童剧烈抽搐、呕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和死亡。瑞氏综合征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后果极其严重。无论有人如何吹嘘赖氨匹林的效果,家长切勿冒险给孩子使用。

2、氨基比林:白细胞减少的隐患

氨基比林系药物代表有安痛定、安乃近,曾经广泛使用,但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因导致大量白细胞减少病例被严令禁用。白细胞是人体免疫防线的重要组成,减少会严重削弱孩子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甚至危及生命。氨基比林还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休克甚至死亡。我国1982年已宣布淘汰氨基比林注射剂,但部分乡镇医院和部分复方感冒药仍含此成分。

3、地塞米松:激素滥用的隐患

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虽能快速降低体温,但并非退热药。长期或滥用激素会严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损伤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并抑制免疫功能。地塞米松掩盖病情真实状况,降低神经中枢敏感性,使孩子抗病能力大幅下降。长期使用,孩子的免疫防线如同遭蚂蚁啃噬,稍有风吹草动即可能病重。

4、柴胡注射液及其他中药注射液:安全风险大

许多中药注射液,虽有清热解毒功效,但缺乏系统药理和毒理研究,成分复杂,易引起多种不良反应。注射剂直接进入血液,风险远大于口服中药。国家药监局已将多种中药注射液列为儿童禁用或慎用,但仍有部分医生违规使用。

安全的儿童退烧药推荐

目前国际及国内权威指南均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作为儿童安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二者安全性较好,副作用较低。口服给药使药物缓慢吸收,减少不良反应,适合大多数普通发烧患儿。

总之,随着医疗系统不断完善,儿童医院逐步取消输液门诊,临床上更多采用口服药物和科学的治疗方案。只有基于科学证据,依靠现代医学知识,合理用药,才能真正减少患儿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Tags: 患儿高烧40℃不退,可以打退烧针吗?门诊依旧每天有人开!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