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J Psychiatr Res:儿童癌症父母的心理密码,强化自我效能感可缓解适应障碍

来源 2025-08-18 12:16:36 医疗资讯

癌症作为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对患者及其家庭产生严重心理影响。儿童癌症因其突发性、治疗过程的侵入性及副作用,给患儿及其家长带来极大心理压力。癌症诊断迫使父母重新定义和适应他们的育儿角色,面对极度不确定的未来,他们易产生情绪困扰,如焦虑、抑郁及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是一种对重大压力事件产生的适应不良反应,表现为焦虑、低落情绪、睡眠障碍及社交功能受损等症状。儿童癌症父母中适应障碍仅次于抑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基于拉扎鲁斯和福克曼的交易性压力理论,个体如何评价自身能力和情绪体验决定了其应激适应的结果。父母自我效能感代表其对自身育儿能力的信心,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评价,有助于缓解压力。而父母内疚感则是因未达到自我期望或感受到责任带来的负面情绪,可能加重心理负担。

本研究首次系统探讨了父母自我效能感、父母内疚感与儿童癌症父母适应障碍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内疚在自我效能感与适应障碍之间的完全中介作用。基于以色列218名儿童癌症患者家长的问卷数据,研究揭示了提升父母对自身育儿能力的信心,有助于减轻父母内疚情绪,进而降低心理适应障碍水平,为临床干预提供了新视角。

研究者通过在线问卷方式调查了218名以色列儿童癌症患者的父母,问卷涵盖了育儿自我效能感、父母内疚感及心理适应障碍三个维度。采用父母育儿能力感量表(PSOC)评估自我效能感,育儿内疚量表(GAPS)评估内疚感,调整障碍新模块-8(ADNM-8)评估适应障碍症状。 统计分析采用了SPSS PROCESS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设置为父母自我效能感作为自变量,父母内疚感作为中介变量,适应障碍为因变量。

结果显示,父母自我效能感与内疚感呈显著负相关,父母自我效能感越高,内疚感越低(β=-0.304,p<0.001);内疚感与适应障碍呈显著正相关,内疚感越强,适应障碍越严重(β=0.298,p<0.001)。而自我效能感与适应障碍之间未发现显著直接关系,表明内疚感完全中介了自我效能感与适应障碍的关系,间接效应显著(β=-0.090,95%置信区间[-0.1722, -0.0319])。 这一发现支持交易性压力理论中自我评价对心理调整的影响,表明提升父母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减轻内疚,进而缓解适应障碍症状。

表:在检验父母胜任感与适应障碍之间关联的中介模型中的回归系数

儿童癌症给家庭带来的突发危机及长期治疗过程,持续挑战父母的心理承受力。父母角色从传统养育转向兼顾医疗决策、治疗陪伴及情感支持的多重身份,压力巨大。 父母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他们应对这些挑战的信心与能力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父母积极面对困难,减少对自我失败的苛责。内疚情绪则反映了父母对自身责任感的过度负担,常伴随反复的自责和情绪困扰。 本研究强调父母内疚作为心理适应的重要障碍,源于对病情决策的后悔、对患病子女痛苦的无力感以及在照顾健康兄弟姐妹时的平衡困难。医疗过程中的矛盾角色也加深了这种内疚感,父母既想保护孩子,又需配合痛苦的治疗程序,形成身份冲突。 因此,针对提升父母自我效能感和减轻内疚情绪的心理支持干预,如同理心沟通、正念训练及自我同情培养,可能有效缓解父母的心理负担,促进其心理适应。

总之,本研究提示医疗服务体系应将儿童癌症父母视为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医护人员应主动识别父母内疚问题,通过积极沟通和心理教育帮助父母调整对自身角色的认知,减少不合理的自责。 建立多学科综合支持服务,包含心理咨询、团体疗法及家庭辅导,有助于提升父母自我效能感,缓解内疚,促进心理健康,有利于改进儿童癌症家庭的整体治疗效果。 此外,应加强公众和政策层面对儿童癌症家庭心理支持需求的认识,增加资源投入,推动相关社会支持政策的落实。

原始出处

Kestler-Peleg M, Elbaz S, Kagan M. Exploring the role of parental guilt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al self-efficacy and adjustment disorder among parents of children diagnosed with cancer. J Psychiatr Res.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8, 2025. doi:10.1016/j.jpsychires.2025.08.011

Tags: J Psychiatr Res:儿童癌症父母的心理密码,强化自我效能感可缓解适应障碍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