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关键词: 疼痛;姑息治疗;髋部骨折;股骨近端骨折;老年;神经松解术;区域麻醉
摘要
背景:对于接受姑息治疗的衰弱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非手术治疗(NOM)中提供有效的镇痛至关重要但也极具挑战性。通过囊周神经群(PENG)阻滞进行苯酚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已被用于改善疼痛管理。这是首个评估此类患者疼痛体验、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和活动能力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方法:本研究纳入了 185 名 70 岁或以上的患者,他们在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8 月期间,在荷兰六家医院接受 NOM 治疗时,通过 PENG 阻滞接受了苯酚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患者数据从电子健康记录中提取。
结果:患者中位年龄为 87 岁(p25-p75 82-91),患有多种合并症,大多数存在认知障碍(74%)且依赖日常护理(88%)。苯酚浓度主要为 6%(70% 的患者)或 10%(23% 的患者),中位注射体积为 10 ml(p25-p75 8-10)。术后大多数患者报告疼痛体验可接受(静息相关疼痛 89%,护理相关疼痛 65%)。次要结局指标数值评定量表(NRS)疼痛评分和吗啡毫克当量(MME)均较低。然而,活动能力仍然受限。中位生存期为 9 天(p25-p75 4-22)。在骨折类型和医院地点方面观察到显著差异。未报告并发症或不良治疗反应。
结论:作为以人为中心、多学科姑息治疗的一部分,通过 PENG 阻滞进行苯酚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可能是特定衰弱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可行的镇痛选择。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其回顾性设计以及缺乏生活质量数据。未来的前瞻性研究应评估患者结局。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最佳技术、苯酚浓度和体积,并减少实践差异。
1 引言
由于人口老龄化,衰弱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日益普遍。虽然手术一直是缓解疼痛和维持生活质量的标准治疗,但对衰弱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治疗选择正在扩展。现在认识到,对于生命末期的特定衰弱老年患者,非手术治疗(NOM)可能是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 。共享决策过程使患者及其代理人能够与医疗保健提供者一起,在手术不符合治疗目标时选择 NOM 。生命末期的姑息治疗应侧重于生活质量、承认死亡率和全人照护。
有效的镇痛对于以姑息为治疗目标的髋部骨折患者获得良好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全身性镇痛药一直是疼痛治疗的基石,但在衰弱老年患者中伴随显著的副作用。为了改善NOM 中的生活质量,需要进一步改善症状控制和疼痛管理 。区域神经阻滞可能有助于实现最佳镇痛,特别是对于护理相关疼痛。
与围手术期其他区域神经阻滞相比,囊周神经群阻滞(PENG)能提供靶向麻醉,降低疼痛评分并改善肢体活动能力 。它在阻滞股神经、闭孔神经以及部分患者的闭孔副神经的前感觉分支的同时,保留了运动功能 。PENG 阻滞符合髋部骨折患者的姑息治疗目标,因为当使用苯酚或酒精进行时,它可以作为一次性干预措施,具有长期的神经松解效果 。文献描述了多种用于髋关节去神经术的 PENG 阻滞技术改良,包括连续导管输注或针对神经分支或髋关节后囊的选择性额外注射 。通过 PENG 阻滞进行的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或神经松解术,在小型患者样本中已显示出对接受 NOM 并以姑息为治疗目标的髋部骨折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
尽管通过PENG 阻滞进行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在改善髋部骨折 NOM 镇痛方面显示出有希望的结果,但仍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 。在荷兰,苯酚是通过 PENG 阻滞进行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最常用的药剂 。苯酚注射时无痛且在荷兰广泛可用,因此是参与医院的首选药剂。因此,本研究旨在描述在 NOM 背景下,通过 PENG 阻滞对衰弱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苯酚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后的疼痛体验、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和活动能力,并评估疼痛可接受与不可接受患者之间的差异。
2 方法
在荷兰的六家中心(五家地区医院和一家大学医院)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患者年龄≥70岁,患有股骨颈或转子间骨折 。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16 的患者以及假体周围骨折患者不符合纳入条件。所有患者在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入院并选择NOM作为姑息治疗的一部分。
只有以姑息为治疗目标的衰弱老年患者才符合NOM条件 。在荷兰,患者符合NOM的条件是:年龄≥70岁,居住在疗养院或在家中接受类似护理。此外,患者应存在营养不良(BMI <18.5)、功能性行走能力分类(FAC)为2级或更低(无法在没有他人协助下行走)或患有严重合并症且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为4或5级 。由多学科老年创伤团队根据上述标准作为指南进行NOM选择。入院后,临床医生启动共享决策过程,患者及代理人选择NOM或手术治疗(OM)。此过程涉及与患者及代理人详细讨论NOM和OM的风险及预后。
选择NOM后,所有患者均通过PENG阻滞接受苯酚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PENG阻滞作为一次性干预措施使用苯酚进行,旨在NOM背景下提供长期疼痛缓解。电子健康记录中未记录医生选择特定药剂或注射体积的原因。PENG阻滞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注射于腰肌腱下方、髂前下棘和髂耻隆起之间的筋膜平面,如Giron-Arango等人于2018年和2024年所述和描绘。当使用第二次注射时,其目标是在泪滴征处,选择性阻滞髋臼内下方的闭孔神经分支。是否需要第二次注射由临床医生决定。考虑进行第二次注射的具体原因未知。
2.1. 数据收集与变量(Data collection and variables)
数据从六家参与医院的电子健康记录中收集。所有纳入患者的电子健康记录均对研究人员开放。研究人员TK、HHW、KB、LW、GV、RB和MH从电子健康记录中提取患者数据,然后为研究数据库进行匿名化处理。医学生MH在TK的直接监督下将患者数据输入研究数据库。电子健康记录中的缺失数据在研究数据库中被报告为缺失。
患者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抗凝剂使用情况、骨折类型(即根据Garden分型和AO/OTA分型的股骨颈或转子间骨折 )、骨折前FAC 、骨折前生活状况(即独立居家、需日常生活照护居家或疗养院)及其他损伤。认知障碍分为三类(即无、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无认知障碍定义为老年专科报告中未提及既往认知障碍。轻度认知障碍定义为老年专科报告中有记录的认知主诉或经医生正式诊断。其他损伤包括所有需要镇痛治疗的(慢性)病症。
PENG阻滞特征包括苯酚浓度(百分比)、注射体积(毫升)、注射部位数量以及操作中是否使用局部麻醉剂。PENG阻滞特征进行描述性收集,所有操作均被纳入,无论注射体积或苯酚浓度如何。记录在PENG阻滞前24小时内进行的、使用短效镇痛药的区域神经阻滞。荷兰急诊科使用布比卡因等镇痛药的区域神经阻滞来提供疼痛缓解,直至最终治疗。
2.2. 结局指标(Outcomes)
主要结局指标是出院当天报告静息相关疼痛体验可接受的患者数量和护理相关疼痛体验可接受的患者数量。由于研究的回顾性性质,疼痛体验根据电子健康记录中医护人员的报告进行评估。为了提高可靠性并考虑疼痛评估可能存在的变异性,可接受的疼痛体验定义为(1)无难以忍受的疼痛和(2)报告中提及疼痛可接受。根据此定义,我们假设反复出现的难以忍受的疼痛会在电子健康记录中被提及。静息相关疼痛包括卧床休息或非移动体位时的疼痛。护理相关疼痛包括在护理操作或其他涉及髋关节的必要身体活动期间的疼痛。
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在PENG阻滞后第1天和第3天记录的疼痛评分、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和活动能力。第1天定义为PENG阻滞后最初24小时,第3天定义为PENG阻滞后48至72小时期间。使用数字评定量表(NRS)测量疼痛 。由于回顾性研究设计,NRS评分在PENG阻滞后不同时间点记录。不同患者可用的NRS评分数量不同。为了在本研究中统一使用这些评分,我们将24小时时间范围内的评分平均为一个分数。电子健康记录中未记录NRS评分的背景,因此无法区分静息时和活动时的疼痛评分。本研究仅使用NRS评分,因为该疼痛测量方法在本研究大多数患者中应用。阿片类药物使用量使用吗啡毫克当量(MME)测量 ,定义为24小时时间范围内MME的总和。活动能力定义为报告的最高活动能力,分为四类:卧床、坐直、床椅转移和少量行走或可活动。生存期根据医院可用的死亡率数据,按髋部骨折后的天数评估。电子健康记录中提及的并发症被记录下来。
2.3. 统计方法(Statistical methods)
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版本29.0.1.0)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5。将患者特征按可接受的静息相关疼痛体验和可接受的护理相关疼痛体验分组,以评估相关因素或混杂因素。患者结局也进行分组以评估结局之间的关系。使用Shapiro-Wilk检验评估连续变量的正态性。由于所有连续变量均不符合正态分布,数据以中位数和四分位距(p25-p75)表示,并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比较。分类数据以计数和百分比表示,并使用Pearson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为保持透明度,报告了每个变量的缺失数据程度。
2.4. 伦理(Ethics)
研究设计获得荷兰乌得勒支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W23.147)。本研究报告遵循了《加强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报告指南》(STROBE)以报告观察性研究。
3 结果
3.1. 患者纳入(Patient Inclusion)
研究最初纳入了来自六家医院的195名患者。研究数据库中错误记录了8名年龄<70岁的患者和2名接受布比卡因PENG阻滞的患者,随后被移除,最终分析纳入185名患者。所有患者在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因单侧髋部骨折接受NOM,并通过PENG阻滞接受了苯酚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作为姑息治疗的一部分。患者纳入流程图见图1。
3.2. 患者和操作特征:通过PENG阻滞进行苯酚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Patient and procedural characteristics chemical hip denervation with phenol via PENG block)
队列的中位年龄为87岁(p25-p75 82-91),66%的患者为女性。中位查尔森合并症指数为6(p25-p75 5-7)。观察到高频率的认知能力下降(74%)和依赖日常护理(88%)。大多数患者(89%)在髋部骨折前存在行走能力受损(FAC ≤ 4)。最常见的骨折类型是股骨颈骨折(72%),其余患者为转子间骨折(28%)。21%的患者存在其他损伤,如其他身体部位的附加创伤性损伤。近一半患者(47%)在治疗时服用抗凝剂,电子健康记录中未记录出血并发症等异常情况。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含苯酚的PENG阻滞,大多数患者使用的浓度为6%(70%)或10%(23%)。中位注射苯酚体积为10 ml(p25-p75 8-10)。93%的患者使用单一部位进行苯酚注射,7%的患者使用两个部位。在PENG阻滞前24小时内,30%的患者接受了区域神经阻滞。62%的患者在操作中同时使用了局部麻醉剂。详细的病人和操作特征见表1。
3.3. 结局(Outcomes)
出院当天,89%的患者报告静息相关疼痛体验可接受,65%的患者报告护理相关疼痛体验可接受。住院期间的NRS评分在第1天和第3天均为中位数2.4(p25-p75 1-4)。无法区分静息相关NRS和护理相关NRS。第1天的中位MME消耗量为7.5 mg(p25-p75 0-24),而第3天为15.0 mg(p25-p75 0-30)。第1天,9%的患者能坐直,11%的患者能进行床椅转移。第3天,12%的患者能坐直,10%的患者能进行床椅转移,2%的患者能少量行走。无法获得更详细的活动能力信息。电子健康记录中未记录术后并发症。6个月时,147名患者(80%)死亡,21名患者(11%)存活,17名患者(9%)无可用生存数据。在死亡的147名患者中,128名(87%)有确切的死亡日期。死亡患者(n=128)通过PENG阻滞接受苯酚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9天(p25-p75 4-22)。更详细的结局见表2。
如方法部分所述,根据主要研究结局(静息相关疼痛体验和护理相关疼痛体验)对患者和操作特征以及结局进行分组。
按静息相关疼痛体验分组时,操作特征未观察到统计学显著差异。在患者特征方面,只有骨折类型显示出统计学显著差异(p = 0.021)。与静息痛不可接受组相比,静息痛可接受组中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比例更高(75% vs 50%)。在骨折类型内转换来看,这意味着82%的转子间骨折患者和93%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静息痛是可接受的。与静息痛可接受的患者相比,静息痛不可接受的患者需要更多的吗啡(第1天中位数多10 mg, p = 0.029;第3天中位数多20 mg, p = 0.015)。静息痛可接受的患者第1天的NRS显著较低(中位数低4.3分, p = 0.002)。
按护理相关疼痛体验分组时,同样未发现操作特征的统计学显著差异。在患者特征方面观察到统计学显著差异,特别是在骨折类型(p = 0.003)和医院地点(p = 0.001)。护理痛可接受组中股骨颈骨折的比例高于护理痛不可接受组(79% vs. 58%)。在骨折类型内转换来看,这意味着51%的转子间骨折患者和75%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痛是可接受的。所有医院均观察到护理相关疼痛体验的差异。与护理痛可接受的患者相比,护理痛不可接受的患者需要更多的吗啡(第1天中位数比护理痛可接受者多10 mg, p = 0.002;第3天中位数多22.5 mg, p < 0.001),并且活动能力下降(p = 0.049)。护理痛可接受的患者第1天和第3天的NRS显著较低(第1天中位数低1.6分, p < 0.001;第3天中位数低1.5分, p = 0.004)。关于医院差异及其他结果的详细见解见表3。
4 讨论
本研究是首个评估在NOM背景下通过PENG阻滞对衰弱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苯酚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后疼痛体验、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和活动能力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主要发现是,大多数患者(89%)在出院时报告静息相关疼痛可接受,65%的患者报告护理相关疼痛可接受。NRS评分(中位数2.4)和MME消耗量(第1天7.5 mg,第3天15 mg)较低。然而,活动能力仍然严重受限(第1天71%卧床,第3天36%卧床)。中位生存期为9天。在骨折类型(股骨颈 vs 转子间)和医院地点方面观察到疼痛体验的显著差异。未报告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
4.1. 疼痛和阿片类药物使用(Pain and opioid use)
本研究结果与先前报道的PENG阻滞在姑息性髋关节去神经术中具有良好镇痛效果的小型研究一致。通过PENG阻滞进行苯酚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显著减少了姑息性髋部骨折患者的阿片类药物需求。我们的研究显示MME消耗量(第1天7.5 mg,第3天15 mg)明显低于先前研究报告的仅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时的中位68 mg(p25-p75 39–95)每日MME。这表明PENG阻滞是减少该人群阿片类药物使用的重要贡献者。
然而,护理相关疼痛可接受的患者比例(65%)低于静息相关疼痛(89%),这与之前关于髋部骨折患者护理操作引发疼痛的报告一致 。这种差异可能源于髋关节后囊的残余疼痛未被前路PENG阻滞充分覆盖 ,或者反映了在护理操作期间评估和管理动态疼痛的挑战。
辅助阿片类药物使用和治疗随访(Complementary opioid use and treatment follow-up)
通过PENG阻滞进行苯酚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并非对所有患者都足以作为单一疗法。这可能归因于髋关节后囊的残余疼痛 。辅助使用阿片类药物很常见,第1天中位使用量为7.5 mg(p25-p75 0–24),第3天中位使用量为15.0 mg(p25-p75 0–30)。疼痛不可接受的患者比疼痛可接受的患者显著使用更多阿片类药物。然而,与先前研究 中仅使用阿片类药物时的每日中位68 mg(p25-p75 39–95)MME相比,此处的阿片类药物用量是有限的。因此,通过PENG阻滞进行苯酚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是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的重要贡献者。持续评估残余疼痛对于实现及时适当的镇痛调整仍然至关重要。这对于生命末期的衰弱老年患者尤为重要。
4.2. PENG阻滞技术(PENG block technique)
在此姑息治疗背景下,所有神经松解性PENG阻滞均使用苯酚进行,因为该药剂注射时无痛 。这与之前有效使用酒精的研究形成对比 。使用6%或10%浓度的苯酚和10 ml体积似乎是一个有效的剂量,因为很高比例的患者疼痛体验可接受(静息痛89%,护理痛65%)。没有关于PENG阻滞具体操作的数据,例如评估疼痛治疗效果而进行的测试注射。在姑息背景下,临床医生可能直接注射苯酚,因为测试注射可能给患者带来额外的不适。如果患者需要临时麻醉直至最终治疗决定做出,临床医生可考虑使用短效镇痛药进行PENG阻滞,而非股神经阻滞或髂筋膜阻滞。如果有效,这种临时的PENG阻滞可以随后通过PENG阻滞进行髋关节去神经术。如果无效,则考虑不同的镇痛方案可能是合适的。
需要两个注射部位的技术与单部位PENG阻滞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先前的研究描述额外的注射,例如前路技术改良或后髋关节囊周神经松解术(PHPN),可能进一步增强镇痛效果。替代镇痛方案,例如苯酚甘油溶液鞘内注射(SPING),也在髋部骨折患者的姑息治疗背景下进行了研究。缺乏关于改良PENG阻滞或不同神经松解技术的比较研究。围手术期的比较研究显示PENG阻滞与髂筋膜上间隙阻滞的效果相似。
4.3. 活动能力(Mobility)
使用13 ml或更低剂量时,PENG阻滞后运动功能丧失并不常见 。然而,大多数患者仍然卧床(第1天71%,第3天36%)。这可能主要归因于选择NOM的生命末期极度衰弱老年人预先存在的活动能力问题。我们假设,在姑息治疗背景下选择NOM的患者中,活动能力并非主要的治疗目标。PENG阻滞后难以坐直可能是由于骨折部位可能存在残余后部疼痛或活动支持不足。第3天护理痛不可接受的患者活动能力显著降低支持了这一观点。确保患者舒适的前提下,实现最小的活动能力,例如坐直,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有效的疼痛缓解是活动能力的前提,这凸显了在姑息阶段改善症状控制的必要性。鼓励临床医生在动态疼痛评估中评估镇痛效果,以确保其治疗足以支持活动能力。
4.4. 骨折类型(Fracture type)
本研究首次发现,在PENG阻滞治疗中,疼痛体验与骨折特征(股骨颈 vs 转子间)存在显著差异。先前的研究表明,由于注射液的尾侧扩散,PENG阻滞对转子间骨折有效。在我们的研究中,注射苯酚的中位体积为10 ml,而最近的一篇综述建议注射20 ml麻醉剂以达到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PENG阻滞的最佳效果。早期的研究在使用20 ml注射时未显示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在有效性上的差异。我们研究中使用的10 ml体积可能导致尾侧扩散受限,从而可能使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较差。电子健康记录中未记录选择苯酚注射体积的原因。临床医生可能使用较小体积以降低苯酚不良反应的风险,因为目前缺乏关于苯酚PENG阻滞注射体积的研究。
4.5. 医院间差异(Inter hospital variability)
观察到的医院间差异可能表明PENG阻滞有效性的实践差异。对于新的治疗方法,实践差异是预期的,因为可用的标准化培训和医生学习曲线的信息有限。这一点通过目前缺乏针对选择NOM的衰弱髋部骨折患者通过PENG阻滞进行苯酚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得以说明。目前,大多数实践性介入疼痛课程都包含PENG阻滞或其他髋关节去神经术技术。这些知识尚需转化为临床实践和跨学科的医院方案。本研究鼓励临床医生整合现有知识,评估学习曲线,并评估通过PENG阻滞进行苯酚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的有效性。
4.6. 并发症(Complications)
未观察到使用苯酚引起的并发症,如软组织坏死、感染或出血。在我们的研究中,47%的患者服用抗凝剂(无具体药物信息)。这些患者在未延迟的情况下接受了通过PENG阻滞进行的苯酚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且无急性出血并发症。这与早期的发现一致 。ESRA/ESCA指南《接受抗栓药物患者的区域麻醉》将PENG阻滞视为深部神经阻滞,建议延迟进行PENG阻滞以最小化出血风险,但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除外。该指南未具体说明将PENG阻滞归类为深部神经阻滞的考虑因素,也未涉及其在姑息治疗中的应用。该指南确实提到“在任何阻滞前必须进行个体化的风险-获益分析”。基于本研究,在及时的姑息性疼痛缓解需求超过血肿或出血的低风险时,对服用抗凝剂的患者进行通过PENG阻滞的苯酚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可能是合适的。
4.7. 姑息治疗背景(Palliative setting)
本研究纳入了以姑息为治疗目标的患者,其重点是全人照护、舒适度以及与亲人保持联系,旨在通过综合照护提高生活质量。实施通过PENG阻滞的苯酚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通过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改善患者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能力,有助于综合照护。
先前的研究报告,选择非手术治疗的姑息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7天(p25-p75 5–12),6个月生存率为6%(或3个月死亡率为97%)。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观察到略高的中位生存期9天(p25-p75 4–22),以及较低的6个月死亡率80%。然而,本研究中9%的死亡率数据缺失可能导致了对死亡率的低估。生存率的可能差异可能归因于使用了PENG阻滞,与单独使用阿片类药物相比,它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用量并改善了活动能力,这可能有助于延长生存期。然而,这种比较可能受到研究间患者特征差异和死亡率数据缺失的影响,不应影响临床决策。
4.8. 局限性(Limitations)
由于其回顾性设计,本研究有几个局限性。无法评估高度相关的患者结局,如生活质量和死亡质量。电子健康记录中有限的文档记录,加上快速的出院和高死亡率,导致大量数据缺失。尽管剩余数据为分析提供了足够的统计学严谨性,但未知的偏倚来源可能影响了结果。此外,有认知障碍或痴呆的患者往往低估疼痛。在本研究中,使用特定的疼痛测量工具(如PACSLAC)不可行。依赖电子健康记录而非合适的疼痛测量工具,可能导致对经历疼痛的低估和镇痛不足。我们通过分组不同的患者结局来缓解这一问题。本研究中有限的疼痛报告和次优的疼痛测量可能导致高估了PENG阻滞的效果,或低估了吗啡毫克当量。
有限的3天随访时间可能导致低估了PENG阻滞的有效性。与苯酚的局部麻醉特性相反,其神经松解效果可能需要三到七天才能在临床上显现,本研究无法评估这一点。
4.9.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在此姑息治疗背景下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验证疼痛可接受的患者数量和操作的安全性。应评估相关的姑息治疗结局,如生活质量和死亡质量。应针对骨折类型评估最佳的苯酚百分比和体积。前瞻性评估应确保在这一认知障碍人群中准确报告疼痛和评估生活质量。此外,应探讨实践差异对患者结局的影响。PENG阻滞技术的国际明确定义应能促进(国际)合作,以比较改良的前路PENG阻滞、额外的(后路)注射或苯酚甘油溶液鞘内注射(SPING)的有效性。
重要的是,疼痛管理应整合到以人为中心的综合性姑息治疗计划中。所有治疗,如手术治疗和姑息镇静,都应通过共享决策来考虑。为了促进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姑息治疗,来自麻醉学、创伤外科、老年医学和姑息治疗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必须联合起来,超越各自领域的界限。
5 结论
通过PENG阻滞进行苯酚髋关节化学去神经术是衰弱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NOM背景下姑息治疗的重要补充。这项首个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高比例的患者疼痛可接受,且NRS评分较低。PENG阻滞有助于减少该人群的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尽管辅助使用阿片类药物很常见。根据骨折类型和医院地点观察到疼痛体验的差异。未来的前瞻性研究应旨在评估PENG阻滞对生活质量、动态疼痛评分的影响,并确定苯酚的最佳技术和剂量。
骨麻征途 点评
该篇研究首次系统评估了苯酚介导的髋关节囊周神经群(PENG)阻滞化学神经消融术在姑息非手术治疗(NOM)老年衰弱髋部骨折患者中的镇痛效果与安全性。研究纳入荷兰6家医院的185例患者(中位年龄87岁,74%存在认知障碍),结果显示:在镇痛效果上,89%患者在静息痛上可接受,但护理相关疼痛(如翻身)可接受率仅仅65%,提示动态镇痛存在不足。在术后阿片类药物的需求量上较低,但是不可接受疼痛组对于阿片类药物的需求量更高(第三天相差30mg),关键性影响因素上,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疼痛控制显著优于转子间骨折(静息痛可接受率93% vs 82%),可能与苯酚剂量(中位10ml)在转子间区域扩散不足有关以及医院差异中对于护理痛可接受率存在显著院间差异(p=0.001),凸显操作标准化需求,该篇文献局限性上包括回顾性设计的偏倚风险、缺乏生活质量评估、认知障碍者疼痛评估不足及短随访窗口(3天)可能低估神经溶解效应。研究支持PENG阻滞化学神经消融作为姑息镇痛的重要补充,但需前瞻性研究优化技术(如剂量/靶点调整)并评估对终末期质量指标的影响。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