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EHJ:吉林大学杨弋团队发现,远程缺血预处理对接受血管内血栓切除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具有良好的的疗效和安全性!

来源 2025-08-15 12:13:17 医疗资讯

即使在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后,超过一半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也没有取得良好的疗效。

2025年8月12日,吉林大学杨弋团队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在线发表题为“Remote ischaemic conditioning improves outcomes of ischaemic stroke treated by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the SERIC-EVT tri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评估了远程缺血预处理(RIC)对接受血管内血栓切除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RIC是一种有前景的神经保护治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接受血管内血栓切除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与假RIC相比,RIC干预7天可在90天内改善功能结果。

图片

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VT)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推荐治疗方法。一项荟萃分析汇集了五项试验的患者水平数据,发现71%的患者在EVT后实现了再通;然而,预后良好的患者比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0-2]仅为46%。因此,探索可能改善EVT后预后的辅助治疗非常重要。

远程缺血预处理(RIC)是一种具有多器官保护作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它最初用于保护心脏,后来扩展到保护大脑、肾脏和肝脏等其他器官。最近的研究报告称,RIC是一种有前景的神经保护治疗方法,对没有再灌注治疗的AIS患者有效。然而,它对EVT治疗患者的效果仍然不确定。临床前研究表明,RIC可以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中的梗死体积并改善神经评分。此外,一项对20名患者的研究表明,RIC和EVT的组合对AIS患者是安全的;尽管如此,其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图片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European Heart Journal )

该研究表明,在这项对因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而接受EVT治疗的AIS患者进行的随机临床试验中,与假RIC相比,RIC治疗每天两次,共7天,在EVT治疗后90天,功能结果得到改善。与假RIC相比,RIC没有增加出血转化、死亡率或不良事件。为什么RIC在EVT患者中比在IVT患者和药物治疗中更有效,研究人员认为对于RIC治疗,血管再通是至关重要的。远程缺血预处理可对脑血流动力学产生积极影响,这一前提是脑动脉再灌注。此外,RIC还可以刺激机体分泌抗炎因子、血管活性物质和神经营养因子。这些由血流携带的因子到达梗塞部位周围的区域,并对大脑产生保护作用。总之,RIC是一种有希望改善接受EVT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干预措施。

参考信息: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af570

Tags: EHJ:吉林大学杨弋团队发现,远程缺血预处理对接受血管内血栓切除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具有良好的的疗效和安全性!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