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Ann Rheum Dis: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多样化演变路径——局部与系统性炎症的深度解读

来源 2025-08-12 12:11:20 医疗资讯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关节的持续炎症及全身多系统表现。尽管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进行治疗,但患者的病程变化多样,部分患者迅速缓解,而部分患者则进展缓慢或治疗效果不佳。以往研究多根据疾病活动度评分划分患者病程,缺乏对病情状态细微变化及其演变顺序的深入研究。随着电子健康记录和纵向队列数据的积累,借助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探索早期RA患者的病程状态及轨迹成为可能。

近期,发表在Ann Rheum Dis杂志的一项研究,通过对两项早期RA患者队列的纵向数据分析,识别出8种独特的疾病状态,并进一步归纳出4条具有显著临床意义的病程轨迹。基于这些轨迹,研究建立了预测模型,能够在疾病初期预判患者未来病程,指导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此外,研究验证了传统预测因子(如性别、年龄和自身抗体状态)与疾病轨迹的关系。

本研究纳入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电子健康记录队列(1237名患者,5017次访问),英国TACERA队列(243名患者,750次访问)。所有患者均进行了DMARDs初治,且在疾病确诊1.5年内随访。研究选取临床关节肿胀计数(SJC28)、压痛计数(TJC28)、血沉(ESR)、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计数等指标作为主要分析特征。通过Phenograph聚类算法结合Leiden社区检测法,进行时间无关的患者访问点聚类,识别疾病状态。随后,通过序列相似度算法构建患者疾病状态序列,识别并分类病程轨迹。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基于基线特征的轨迹预测模型。对患者报告结局和DMARD用药持续性进行横向比较与生存分析。

根据相似的表型特征对患者的单次就诊进行聚类,不考虑患者个体、治疗方式或时间因素

结果显示,在莱顿队列中识别出8种疾病状态,区分出局部(关节炎症)和系统性(ESR、白细胞升高)炎症主导的病理状态。患者病程轨迹分为4类:

1,轨迹A:高ESR为主,系统性炎症明显,女性占多数,年龄较大,难以完全缓解,多数停留在低度活跃状态。

2,轨迹B:快速缓解轨迹,局部关节炎症较轻或迅速响应治疗,患者较年轻,男性占比相对较高,治疗响应良好,DMARD持续性最高。

3,轨迹C:白细胞升高为特征,患者病情波动,难以维持稳定缓解,症状持续时间最长。

4,轨迹D:重度局部关节炎症,系统性炎症较轻,病情难以控制,治疗难度大,患者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且自身抗体阴性率较高。

这一分类在TACERA队列中得到成功复现,显示出方法和结论的稳健性。患者报告结局显示,系统性炎症轨迹患者体力疲劳和生活质量受影响更严重。基线特征对轨迹A与B的预测准确率较高(71%敏感度),对C和D轨迹预测效果较差,提示疾病进展具有一定不可预测性。DMARD生存分析显示,轨迹B的治疗依从性和药物持续时间最长,轨迹D最差。

综上,本研究首次基于时间无关的临床数据聚类和序列分析,系统揭示了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程轨迹的多样性,明确区分了局部与系统性炎症两大亚型。研究结果丰富了对RA病理机制的理解,为早期精准分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系统性炎症表现的患者更难达到完全缓解,治疗方案可能需更积极调整,而局部炎症显著的患者则提示另一类病理机制。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各亚型的分子机制及临床干预策略,推动精准医疗进程。

原始出处

Steinz N, Maarseveen TD, van den Akker EB, Cope AP, Isaacs JD, Winkler AR, Huizinga TWJ, Abraham Y, Knevel R. Time-independent disease state identification defines distinct trajectories determined by localised vs systemic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 Ann Rheum Dis. 2025 Aug;84(8):1301-1312. doi: 10.1016/j.ard.2025.04.011. Epub 2025 May 9. PMID: 40348636.

Tags: Ann Rheum Dis: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多样化演变路径——局部与系统性炎症的深度解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