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BMC Geriatrics:中国老年人视听功能障碍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

来源 2025-08-11 12:14:31 医疗资讯

随着年龄增长,视听功能障碍在老年人群中日益普遍,但其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以往研究多将视听功能障碍简单归类为二元变量或单独分析,而忽视了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及其叠加效应。本研究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深入探讨了不同严重程度的视听功能障碍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联。研究纳入了31,701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通过评分系统量化视听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其与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中位随访3.1年期间,共记录到22,555例死亡(71.1%)。随着视听功能障碍评分的增加,全因死亡率显著上升:与无障碍组(评分=0)相比,轻度障碍组(评分=1)、中度障碍组(评分=2)及重度障碍/失聪失明组(评分≥3)的死亡风险比(HR)分别为1.15、1.26和1.47。此外,人群归因分数(PAF)分析表明,视听功能障碍贡献了10.8%的死亡风险。这些发现强调了在老年人群中加强视听功能监测和干预的重要性,为公共卫生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视听功能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全球约65%的老年人存在听力障碍,而视觉障碍的患病率同样居高不下。这些功能障碍不仅导致社交孤立、抑郁和活动能力下降,还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增加死亡风险。然而,既往研究结论不一,部分研究未考虑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或样本量有限,难以全面揭示其与死亡率的关联。中国作为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探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CLHLS作为覆盖中国23个省份的大型纵向调查,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本研究通过量化视听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旨在填补这一领域的知识空白,并为临床干预和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研究利用CLHLS 1998至2014年的七轮调查数据,纳入标准为年龄≥65岁且基线视听功能数据完整的参与者。视听功能障碍通过问卷评估,听力障碍分为“无需助听器”“需助听器部分改善”和“失聪”三级,视觉障碍分为“视觉正常”“视力受损但非失明”和“失明”三级。将两者评分相加后分为四组(0-3分),其中评分≥3组合并了原评分3分和4分的个体以确保统计效力。结局指标为全因死亡率,通过家属访谈和死亡证明核实。统计分析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了性别、年龄、教育、婚姻状况、生活方式、共病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混杂因素,并通过分层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稳健性。

图1

图1 | 参与者筛选流程图

结果显示,基线特征分析显示,女性、高龄、低教育水平、独居及农村居民更易出现严重功能障碍。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随着功能障碍评分增加,生存概率显著下降(log-rank检验p<0.001)。多变量调整后,评分1、2和≥3组的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5%、26%和47%,且这一趋势在所有亚组中保持一致。PAF分析进一步量化了视听功能障碍对死亡的贡献,提示约10.8%的死亡可归因于此。敏感性分析通过多重填补和排除早期死亡病例等方法,证实了主要结论的可靠性。

图2
图2 | 基于视听功能障碍评分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

视听功能障碍可能通过社交孤立、活动减少、认知功能下降和医疗可及性降低等途径间接增加死亡风险。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采用评分系统量化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揭示了从轻度障碍到失聪失明的渐进性风险梯度。与既往研究相比,结果更全面且具有人群代表性。然而,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功能障碍依赖主观报告、残留混杂因素可能影响结果等。未来研究可通过客观测量和更长时间随访进一步验证结论。

图3
图3 | 按潜在修饰因素分层的视听功能障碍与全因死亡率的关联

总之,研究强调,视听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全因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且这种关联独立于其他混杂因素。研究结果呼吁将视听功能筛查纳入老年人常规健康评估,并通过助听器、视觉辅助设备等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公共卫生政策应关注这一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以降低老年人群的死亡风险并提升生活质量。

原始出处:

Zhou, L., Huang, H., Wang, Q., & Peng, L. (2025). Association of visual and hearing impairments with all-cause mortality in older adults in China. BMC Geriatrics, 25(1), 572. https://doi.org/10.1186/s12877-025-06205-z

Tags: BMC Geriatrics:中国老年人视听功能障碍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