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7岁,现病史:患者4月余前发现全身多处红斑,以腹部、左大腿前、右腘窝为重,边界清,无瘙痒,无疼痛不适,有破损。伴双下肢水肿,于当地医院就诊输入“青霉素”一周后,患处部分结痂,停药后患者反复发热38℃。
皮肤科检查
躯干及四肢散在大小不等的暗紫红色瘀斑,部分融合成片、破溃出血,部分结节结痂。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淋巴细胞百分比↓
流式细胞学:总T淋巴细胞CD3+CD19-↓,辅助/诱导性T淋巴细胞CD3+/4+↓,抑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3+/8+↓,T+B淋巴细胞+NK细胞↓。
影像学检查:
超声:右颌下区、左侧腹股沟区及下腔静脉旁见肿大淋巴结,建议活检。
肝脏及脾脏多发钙化灶。
大体所见
腹壁病损:带皮组织一块,大小1.4*1.2*0.6cm,梭皮面积1.2*1cm,暗红色稍粗糙,切面灰红灰黄色,质中。
图1 A:表皮坏死伴局部溃疡形成,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真皮全层。B:肿瘤细胞浸润周围脂肪组织。C: 异型小到中等大淋巴样细胞弥漫性浸润,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染色质较细腻,肿瘤细胞之间混杂炎症细胞。D:肿瘤细胞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像活跃。E:肿瘤细胞广泛浸润,形成脂膜炎样形态。F:肿瘤细胞围绕血管生长,破坏血管壁结构。
图2:CD3(A),CD4(B),CD56(C),GranB(D),TIA(E),EBER(F)显示阳性,PAX-5(G),CD5(H)显示阴性,ki-67(I)增殖指数约60%。
免疫组化结果
CD3 , CD4 , CD56 , TIA , GranB , EBER显示阳性,CD5 , CD8 , CD7 , CD20 , PAX-5 , CD21 , CD30 , PD-1 , CD79a , CD43 , CD10 , BCL6 , MUM1 , MPO显示阴性,Ki-67热点区约60%。
诊断及治疗经过
诊断: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治疗经过:患者确诊后入住血液科,放弃化疗,20天后患者死亡。
讨论
定义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ENKTL)是一种罕见且具有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起源于NK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免疫表型,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ICD-O编码:9719/3
临床特征
好发年龄:多见于成年男性,中位年龄47岁(16-86岁)。
好发部位:最常见是鼻腔,肿瘤可沿呼吸道生长,延伸至鼻咽、鼻窦和腭部。皮肤是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第二好发部位,常累及多个部位,躯干和四肢常见,胃肠道及睾丸等部位均可累及,10%-20%的病例有骨髓累及。
大体特征
临床以好发面部中线伴有损毁性病变为特点,多数病例原发于上呼吸消化道,以鼻腔最常见,主要表现为鼻塞、鼻出血,侵及邻近组织是可出现穿孔、咽痛等症状。皮肤是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第二常见发病部位,通常累及多个区域,四肢及躯干最常见,表现多样,可表现为紫癜样斑块、结节,蜂窝织炎等。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烧、体重减轻,严重者可继发嗜血综合征。
镜下特征
组织学表现:肿瘤细胞弥漫浸润性生长,瘤细胞以血管为中心并破坏血管,坏死常见,可表现为纤维素样坏死或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周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浆细胞、组织细胞、嗜酸粒细胞)。肿瘤细胞大小不一,可为小、中或大细胞,常不规则拉长,染色质颗粒状。一些病例可见大细胞或间变细胞,核分裂像易见。有时可有丰富的假上皮瘤样增生,需鉴别癌。
免疫表型:典型表达CD2阳性、细胞质CD3阳性,CD56阳性,通常CD4、CD8阴性,大部分病例表达细胞毒性分子粒酶B(GranB)、TIA或穿孔素。HLA-DR、FAS(CD95)、CD25通常表达,CD30在约30%的病例中阳性表达。EBER原位杂交显示几乎全部瘤细胞阳性。
分子表型:该肿瘤NK细胞起源占多数(60%-90%),TCR重排为多克隆,少数起源于细胞毒性T细胞(10%-40%),TCR重排为单克隆。最常见的遗传学异常是del(6)(q21q25)或i(6)(p10)。常见多个基因的启动子CpG区域异常甲基化。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查到1q23的获得,以及17p13和7p15的缺失,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与血管生成和EBV感染有关的基因过表达,JAK-STAT , AKT和NK-Kb通路激活。
治疗与预后
NK/T细胞淋巴瘤呈高度侵袭性且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约30%),中位生存期为10-15个月,对于蒽环类不敏感的患者,含门冬酰胺酶方案作为一线治疗可达到80%有效率,对于中枢侵犯高危患者,需强化预防。对于EBV驱动的耐药与炎症反应,适用免疫治疗(PD-1/PD-L1),特定患者可考虑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异基因移植。
鉴别诊断
1、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CAEBV是由EB病毒阳性T细胞/或NK细胞克隆性增殖引起的系统性淋巴增生性疾病,可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样症状,皮肤表现多样(溃疡、水疱、蚊虫过敏样皮疹等)全身症状可出现持续反复发热、肝脾肿大、淋巴结炎,病程缓慢,组织学表现为浸润细胞为多形性淋巴细胞(T/NK细胞为主)坏死及血管浸润少见,免疫表型CD4+,CD8+,少数CD56+,EBER散在阳性(NKT细胞淋巴瘤是肿瘤细胞弥漫强阳性),TCR基因重排多克隆或寡克隆(NKT细胞淋巴瘤是单克隆性NK/T细胞,无TCR重排)。
2、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主要浸润皮下组织,少数累及真皮,肿瘤细胞围绕单个脂肪细胞环形浸润,免疫表型CD56-,CD3+,CD8+,TCRαβ+表型,EBV阴性。
3、蕈样肉芽肿:好发于中老年人,病程缓慢,典型表现为皮肤红斑、斑块,组织学表现为表皮内T淋巴细胞浸润,小-中等T细胞,核呈脑回状,坏死罕见,免疫表型表面CD3+,CD4+,CD8-,CD56通常阴性,细胞毒通常阴性,EBER阴性。
4、原发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局限性单发或多发结节,溃疡少见,组织学可见成片间变性大细胞(核呈马蹄形或肾形),坏死少见,免疫表型CD30强阳性,CD56通常阴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标记部分可阳性,EBER阴性。
5、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PTCL,NOS):常表达T细胞标记,不表达CD56,通常与EBV感染无关,TCR基因重排一般阳性。
6、淋巴上皮样癌:常表达CKpan,P40,P63,与EBV 感染密切相关。
*本文(包括图片)均为作者投稿, 仅供行业交流学习用,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Mao S, Diao C, Cao L. 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nasal type with kidney involvement: a rare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Diagn Pathol. 2022 Oct 5;17(1):75. doi: 10.1186/s13000-022-01254-z.
2.Sebastian Kobold 1, Hartmut Merz, Markus Tiemann, Primary NK/T cell lymphoma nasal type of the stomach with skin involvement: a case report.Rare Tumors 2009 Dec 28;1(2):e58.DOI:10.4081/rt.2009.e58.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