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一针疫苗未打,换来20天误治之痛!这个古老传染病的“偷袭”,给所有家长敲警钟

来源 2025-08-05 12:23:18 医疗资讯

病历摘要

患儿,男性,6个月28天,主因“间断痉挛性咳嗽20天”入院。

现病史

患儿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痉挛性咳嗽,夜间为主,咳嗽后面色潮红,咳少量白色黏痰,无鼻塞、流涕,无发热,不伴声音嘶哑,无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等,就诊于当地医院,查CRP正常,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炎症,诊断为“肺炎”,先后给予头孢类(具体不详)、阿奇霉素(具体不详)抗感染及止咳对症治疗,效果不佳。

8天前患儿就诊于某儿童医院,化验血常规示WBC 16.47×109/L,NE% 16.05%,LY% 78.3%,CRP正常。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腺病毒IgM抗体阴性。亦诊断为“肺炎”,予以环酯红霉素、桔贝合剂等对症治疗6天,咳嗽未见好转。

2天前患儿出现鼻塞、流清涕,再次就诊于某儿童医院,复查血常规WBC 21.76×109/L,NE% 19.4%,LY% 74.8%,更改治疗方案为阿奇霉素加用鹭鸶咯丸口服。

今日再次复查血常规WBC 24.15×109/L,NE% 12.7%,LY% 80.4%,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多,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阳性,考虑为“百日咳”。

现患儿日间咳嗽稍改善,夜间仍咳嗽,无痰,伴鼻塞、流清涕,为进一步治疗收住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可,二便正常,体重无增长。

流行病学史

否认类似患者接触史,尚未接种白百破三联疫苗。

既往史

平素健康状况一般,否认遗传病病史、其他传染病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及血制品运用史。

生长发育史

母亲胎次2,产次2,孕40周,胎儿出生体重3.5kg,出生情况良好,否认发育异常。

体格检查

体温36.8℃,脉搏138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80/50mmHg。神志清楚,正常面容,周身未见皮疹。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完善血常规、心肌酶谱、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查。血常规:WBC 26.68×109/L,NE% 11.94%,LY% 82.34%;心肌酶谱:LDH 415.8U/L,CK-MB 49.2U/L,HBDH 355U/L,PCT 0.12ng/mL;CRP 0.4mg/L。

入院诊断

百日咳、肺炎、心肌损害。

诊疗经过

患儿诊断百日咳明确,血象增高且伴有白黏痰,给予阿奇霉素抗感染及化痰对症治疗。患儿CK-MB偏高,考虑感染致心肌损害,给予磷酸肌酸钠保护心肌。应用阿奇霉素治疗7天后咳嗽、咳痰症状减轻,精神反应好,心肺査体无异常。

入院第12天复查:血常规WBC 11.32×109/L,NE% 18.24%,LY% 74.34%;心肌酶谱LDH 334.3U/L,CK-MB 24.3U/L,α-羟丁酸脱氢酶279U/L;CRP 0mg/L。患儿病情好转后出院。

确定诊断

百日咳、肺炎、心肌损害。

病例分析

此患儿为婴幼儿、男性,急性起病,病程短。否认类似患者接触史,尚未接种百日咳疫苗。此患儿临床特点为痉挛性咳嗽,夜间为著,咳少量白色黏痰。此患儿虽未出现呼吸衰竭、百日咳脑病、心源性休克及其他器官衰竭等重症百日咳的临床表现,但仍存在重症病例的高危因素,需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第一,此患儿发病年龄低,合并肺炎,既往文献报道肺炎是百日咳最常见的并发症,年龄越小越容易合并,肺炎是重症百日咳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此患儿发病到确诊的20天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百分比呈上升趋势。外周血白细胞升高是百日咳的临床特征之一,既往文献报道,外周血WBC>30×109/L是重症百日咳的高危因素,而当外周血WBC>70.4×109/L时预示着死亡风险极高。此患儿入院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呈现上升趋势提示病情进展,发展为重症的可能性大。

此外,此患儿从发病到确诊的20天内,曾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大于1周,但综合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变化以及胸部影像的变化分析,治疗效果不满意。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①可能存在混合感染。百日咳患儿合并存在其他病原体感染较常见,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支原体等,早期病原学检查对于诊断及拟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②可能对红霉素耐药。既往文献报道百日咳鲍特菌对红霉素耐药高,此患儿病程第13~18天应用红霉素抗感染治疗6天,治疗效果不佳,可能与此有关;③抗生素治疗时机不佳。百日咳抗菌治疗效果与用药早晚相关,此患儿发病后首先于当地医院应用头孢类抗生素抗菌治疗,虽其后曾应用阿奇霉素,但错过了有效治疗最佳用药时机。同时部分患儿可能需要合并其他抗生素治疗。

百日咳通常用抗生素治疗,这些抗生素用于控制体征和症状,并防止传播给其他人。推荐用于百日咳治疗的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或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

本病例的难点在于病原学诊断及抗生素选择,此患儿秋季发病,未接种百日咳疫苗,临床表现为痉挛性咳嗽,夜间为著,符合百日咳临床诊断标准。但此患儿从发病到病因诊断历经3周,导致发病早期未能应用特异性抗生素治疗。目前临床上百日咳病因诊断最常用的方法为百日咳细菌核酸检测,发病3周内对呼吸道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均具有高灵敏度。

近年有文献报道显示,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病毒及非典型性病原体的检出率可达85%以上,病因包括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冠状病毒等,混合感染的比例可以达到30%。尽早明确病原体及查明是否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可以尽早采用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以及针对性地选择有效抗菌治疗,防止演变成重症。

另外有效的抗生素虽清除了病原,但不会改变疾病的临床过程,应在疾病发作后尽快开始治疗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因此,抗生素治疗的决定经常基于临床诊断,而不仅仅等待实验室确认。对于急性咳嗽的儿童,临床医生认为,如果有阵发性咳嗽或吸气性或刺激性咳嗽,咳嗽可能是由百日咳引起的,应立即使用抗生素进行干预。抗生素的选择还要考虑是否耐药,根据相应的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耐药或不能耐受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患者,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可用作替代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Venkatesan P. Whooping cough cases rising. Lancet Respir Med. 2024 Aug;12(8):e50.

[2] Nguyen VTN, Simon L. Pertussis: The Whooping Cough. Prim Care. 2018 Sep;45(3):423-431.

[3] Carbonetti N. What Causes the Cough in Whooping Cough? mBio. 2022 Jun 28;13(3):e0091722. 

Tags: 一针疫苗未打,换来20天误治之痛!这个古老传染病的“偷袭”,给所有家长敲警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