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3个月宝宝面色苍白、哭声低弱,以为是缺铁,实际是罕见病!她的身体从一出生就注定不‘造血’…

来源 2025-07-31 12:18:06 医疗资讯

刚出生3个月的小诺(化名)从婴儿期开始就“气色不好”——皮肤发白、精神不振、手脚冰凉,常常吃几口就不想吃了。家里人以为是营养不良,还带她看过不少中医,调理了许久都没见起色。最初的几次感冒,她总是比别的孩子恢复慢,还常常伴有脸色发灰、心跳加快。有段时间,她甚至整天嗜睡,怎么也叫不醒。医生检查发现她患有严重贫血,反复住院输血,一开始也被当成是缺铁性贫血,尝试过各种补铁方案却毫无效果。

让人疑惑的是,小诺的外貌也逐渐显出异常:头偏小、鼻梁低平、下巴发育不足,还有轻微的斜视和右手拇指略短。医生开始怀疑她是不是有某种先天性疾病。在反复排查后,血液检查显示网织红细胞显著减少,骨髓中红系几乎不见踪影。进一步的酶学检查发现她的红细胞腺苷脱氨酶(eADA)活性升高,最终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她患的是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BA),一种由于核糖体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遗传性骨髓衰竭疾病。

什么是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BA)是一种影响骨髓的罕见血液疾病。骨髓的功能是制造新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携带氧气到身体的组织),白细胞(帮助身体对抗感染)和血小板(帮助身体止血)。在DBA中,骨髓不能制造足够的红细胞来满足身体的需要。DBA的特点是红细胞短缺,这通常在病人出生后的第一年出现贫血时就很明显。大约一半的受影响病人有与DBA相关的身体异常。与DBA相关的症状和身体发现因人而异,差别很大。

临床表现

DB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最主要的表现是中重度贫血,起病多在出生后2周至2岁之间,约九成患儿在1岁内确诊。血象以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为特点,骨髓检查可见红系发育低下,而粒系和巨核系正常或增生。部分患者可伴有白细胞或血小板轻度异常。临床表现包括皮肤苍白、心跳加快、乏力、嗜睡、易怒等典型贫血症状。

约三到五成患者伴有先天发育异常,最常见的是头面部畸形(如小头、宽鼻梁、下颌小、耳低位、唇腭裂)、眼部异常(如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斜视)、四肢畸形(如拇指缺如、小拇指、腕骨融合)、以及心脏和泌尿生殖系统的结构缺陷。约三分之一患儿伴有生长迟缓,身材矮小,这些体征的存在并不能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

DBA还具有一定的恶性肿瘤易感性,肿瘤总发生率约为4%,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且发病年龄早,肿瘤中位年龄为15岁。常见的肿瘤类型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肉瘤、黑色素瘤、肝癌、胃肠道肿瘤等。这些患者一旦发生肿瘤,病程更凶险,预后较差。

诊断

DBA的诊断通常在婴儿期完成,平均出现贫血的年龄约为2个月,而确诊的平均年龄为3~4个月。患儿常因严重贫血就诊,结合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逐步确诊。

常用的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CBC),显示中重度贫血,红细胞减少,而白细胞和血小板多正常或轻度异常;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显著下降,提示红系再生能力差;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常高于同龄正常值,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

特异性指标方面,红细胞腺苷脱氨酶(eADA)活性升高见于约80%~85%的患者,是DBA的重要辅助诊断指标。基因检测可发现与DBA相关的核糖体蛋白基因突变,目前已知约80%~85%的DBA患者存在明确的致病突变,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尤其适用于有家族史或临床表现不典型的个体。

治疗

DBA的治疗以改善贫血、减少输血依赖并预防并发症为目标。目前主要治疗方式包括皮质类固醇、输血和骨髓/干细胞移植。

婴儿期的初始治疗通常为输红细胞,这是出生后第一年的主要手段。1岁以后,大多数患者会尝试皮质类固醇治疗,如泼尼松,约80%的患者初期红细胞计数会有改善。总体而言,约40%的患者对类固醇治疗依赖,另有40%为输血依赖型,而约10%~25%的患者可发生自发缓解,其中部分可维持稳定,亦有复发者。约20%患者在25岁前达到长期缓解,无需继续治疗。

对于类固醇无效者或治疗耐受性差的患者,需长期定期输血(一般每3~4周一次)。慢性输血会导致体内铁负荷增加,因此必须同步进行铁螯合治疗(如使用去铁胺或去铁酮),以防止铁沉积造成的心脏、肝脏和内分泌器官损害,包括心律失常、心衰、肝硬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性腺功能障碍等。

除上述主流治疗外,一些替代性疗法(如白介素-3、雄激素、甲氧氯普胺、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也有报道,但疗效有限,不作为常规推荐。

骨髓/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DBA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输血依赖严重、无类固醇反应或存在并发症的患者。理想的供者为HLA配型相合的健康兄弟姐妹,亦可考虑无关供者。

部分轻症患者贫血较轻、症状不明显,可无需治疗,仅密切随访。治疗策略需个体化制定,兼顾疗效与长期安全性。

参考资料:

1. Bartels M, Bierings M. How I manage children with Diamond-Blackfan anaemia. Br J Haematol. 2019;184(2):123-133.

2. Peffault de Latour R. Transplantation for bone marrow failure: current issues. Hematology Am Soc Hematol Educ Program. 2016;2016(1):90-98.

3. Lee JW, Yoon SS, Shen ZX, et al. Hematologic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aplastic anemia treated with deferasirox: a post hoc analysis from the EPIC study. Haematologica. 2013;98(7):1045-8.

Tags: 3个月宝宝面色苍白、哭声低弱,以为是缺铁,实际是罕见病!她的身体从一出生就注定不‘造血’…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