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BMC Pediatrics:深圳儿童过敏性鼻炎的致敏原新解析,揭示年龄、性别及季节性的影响

来源 2025-07-30 10:19:11 医疗资讯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作为儿童中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学习表现,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与环境变化,特别是在深圳这类大都市,改变了过敏原暴露格局及儿童的过敏敏感性。现有数据多分散且缺乏区域针对性,尤其是综合考虑性别、季节和合并消化道疾病对致敏谱的影响尚不足够明确。鉴于AR主要由外源性过敏原触发,厘清深圳儿童的致敏原结构对预防和精准治疗具有迫切意义。

近日,发表在BMC Pediatrics期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深圳地区儿童AR的致敏原分布及影响因素。该研究纳入了4279名确诊AR的儿童,通过测定28种常见吸入及食物特异性IgE,细致描绘了该群体的致敏谱,并分析了年龄、性别、季节及合并症对致敏模式的作用。此研究不仅为本地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针对性的证据,还为未来个性化过敏管理及相关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分析了4279位儿童患者,发现:

样本特征及基本致敏情况

  • 男孩占比59.57%,最常见年龄段为3–5岁(56.37%)。
  • 整体吸入性致敏率为78.3%,显著高于食物致敏率65.4%(P<0.05)。
  • 尘螨为最主要的致敏原(61.6%),其次为狗皮屑(21.8%)和猫皮屑(11.4%)。
  • 牛奶(46.9%)及蛋白(27.4%)为主要的食物致敏原。

年龄相关致敏趋势

  • 吸入型致敏率呈年龄增长趋势而上升,从不足45%增至近90%(<1岁vs.6-18岁,P<0.001)。
  • 食物致敏率却随年龄增长显著下降,从85%下降至不到50%(P<0.001)。
  • 特殊食物如海鲜(虾、龙虾、蟹)致敏则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 动物皮屑(如狗皮屑)及牛奶、蛋白致敏在3岁以下儿童更为普遍。

图:不同年龄组间过敏原特异性IgE致敏率的比较

性别差异

  • 总体男女致敏率无显著差异(吸入性男78.8% vs. 女77.5%,食物男65.9% vs. 女64.6%)。
  • 但部分过敏原如蒿属植物、尘螨、蟑螂、龙虾、虾、蟹在男童中显著较高(P<0.05)。

季节性变化

  • 总体吸入及食物致敏率无显著季节差异。
  • 具体致敏原存在季节性波动,夏季花粉类(草本和树木花粉)及贝类食物致敏率上升,秋季尘螨致敏率峰值,冬季猫皮屑致敏率相对较高。
  • 春季霉菌及奶制品相关的致敏率较高。

合并症影响

  • 约半数儿童为单纯AR,43.3%合并呼吸系统疾病,6.8%合并消化系统疾病。
  • 消化系统疾病组的儿童多重致敏率最高(92.2%吸入性敏感,93.0%食物敏感),及多过敏原共敏(≥3个过敏原)比例最高(32.2%)。
  • 这一发现提示消化道异常可能促进全身免疫异常及多重致敏。


该研究是迄今覆盖深圳地区最大规模的儿童AR致敏源谱回顾,系统评估了吸入及食物过敏原的局部特点和影响因素。尘螨持续作为本区域主要吸入性过敏原,凸显环境治理和室内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宠物过敏原与城市宠物普及相联系,提示养宠家庭的防控需求。食物致敏的年龄依赖及消化系统疾病对多重致敏的增幅,反映免疫耐受的发育轨迹及肠道免疫环境持续影响,未来需深化肠道微生态与过敏疾病关系的研究。季节性分析指导临床人员在敏感期适时加强症状管理和过敏检测。性别差异亦暗示需关注不同性别儿童在暴露和免疫反应上的差异。综上,研究支持本地化、针对性较强的过敏诊断面板的建立,有助于精准诊疗方案设计,促进儿童早期干预与个性化管理。

原始出处
Zhao Z, Chen L, Huang C, Huang Z, Liu X, Hu B, Zhou Z. Allergen sensitization patterns in children with allergic rhinitis: insights from a four-year retrospective study in Shenzhen, China. BMC Pediatrics. 2025;25:544. DOI: 10.1186/s12887-025-05885-1

Tags: BMC Pediatrics:深圳儿童过敏性鼻炎的致敏原新解析,揭示年龄、性别及季节性的影响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