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大咖谈 |2025ASCO年会头颈肿瘤研究进展

来源 2025-07-11 12:15:20 医疗资讯

导读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作为累及口腔、咽喉等重要解剖结构的恶性肿瘤,其治疗策略始终面临肿瘤控制与功能保全的双重挑战。传统标准治疗模式(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在局部晚期病例中存在局限性,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介导的新辅助治疗通过重构抗肿瘤免疫应答,有望推动头颈外科诊疗体系向精准化、功能化方向深度变革,为头颈部肿瘤诊疗范式的革新与生存格局重塑创造了机会。

一 诊疗范式革新:KEYNOTE-689 研究突破传统治疗瓶颈的循证基石

III 期 KEYNOTE-689 试验首次以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作为新辅助治疗药物,联合术后放疗(± 顺铂)及维持治疗的全程干预模式,可显著改善局部晚期 HNSCC 患者的生存预后。在 PD-L1 高表达(综合阳性评分 CPS≥10)人群中,帕博利珠单抗组中位无事件生存期(Event-Free Survival, EFS)达 59.7 个月,较对照组(26.9 个月)降低 34% 的肿瘤进展或死亡风险(HR=0.66, 95% CI: 0.50-0.87),彻底突破了传统治疗在围手术期疗效上的瓶颈。这一治疗范式的革新体现在三方面:

1.系统性免疫激活的治疗优势:通过术前免疫干预激活全身抗肿瘤免疫应答,不仅实现原发灶降期缩瘤,更显著抑制远处转移发生 —— 帕博利珠单抗组远处转移率从 14.5% 降至 7.2%,且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呈现显著改善趋势,揭示了免疫治疗在控制微观转移灶中的独特价值。

2.功能保全手术面临临床突破:基于肿瘤降期效应,对于侵犯喉、下咽等关键功能器官的病例,术前免疫治疗有望使部分患者避免全喉切除等致残性手术,为保留吞咽、发声等生理功能开辟了新路径,这虽然在KEYNOTE-689的研究中未具体提及,但在2025ASCO的另外一项研究REMATCH2201中,我们已经看到头颈外科微创化的曙光。

3.全程化治疗体系的构建:"新辅助 - 辅助 - 维持" 的全周期干预模式,通过持续调节肿瘤微环境免疫状态,形成从肿瘤负荷缩减到残留病灶清除的全程管理闭环,显著提升了治疗策略的整体性与连续性。

二 生存格局重塑:从疾病控制到生命质量的双重获益

在生存获益层面,帕博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不仅延长了局部晚期患者的中位 EFS,更在 PD-L1 高表达人群中展现出长期生存优势,提示部分患者可能通过免疫治疗实现 "临床治愈"。安全性数据显示,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未显著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仅 1.4% 患者因不良反应延迟手术),其可控的毒性特征相较于传统放化疗的黏膜炎、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治疗耐受性与生活质量。

从临床实践变革看,基于 KEYNOTE-689 研究结果,美国 FDA 已批准帕博利珠单抗用于可切除局部晚期 HNSCC 的围手术期治疗,确立了免疫新辅助治疗在全球指南中的标准地位。尽管该适应症在中国尚未获批,但其循证医学证据已为国内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多中心临床研究与真实世界数据积累,加速治疗规范的本土化落地。

三 未来展望:精准免疫治疗的深化与拓展

当前免疫新辅助治疗在头颈肿瘤领域的探索仍在持续深化,包括:联合治疗策略的优化、生物标志物的精细化探索、HPV 相关肿瘤的特异性干预等。综上所述,KEYNOTE-689 研究开启的免疫新辅助治疗时代,不仅通过生存数据的突破重塑了头颈肿瘤患者的预后格局,更通过治疗理念的革新推动学科向 "免疫调控为核心、功能保全为导向" 的精准诊疗模式转型。随着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深度融合,免疫治疗有望成为未来头颈肿瘤综合治疗体系的核心支柱,为患者带来生存时间与生命质量的双重提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Tags: 大咖谈 |2025ASCO年会头颈肿瘤研究进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