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Chin Med:中西医结合新策略显著提升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

来源 2025-07-07 12:10:12 医疗资讯

研究亮点

  1. 本研究首次基于网络靶点理论,揭示了中药复方制剂金珍口服液(JZOL)与西药阿奇霉素(AZ)协同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MPP)的多模块分子机制,重点阐释了TNF信号通路在联合治疗中的核心调控作用。
  2. 设计并实施了一项多中心、三臂、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通过不同剂量的JZOL联合AZ对儿童MPP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评估,显示联合用药可显著缩短临床恢复时间,改善影像学及传统中医症状。
  3. 该研究将计算机预测与临床试验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道感染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药物研发新策略,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学龄儿童中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类型,严重时可致呼吸衰竭及长期肺功能损害。阿奇霉素(AZ)作为首选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因耐药率上升而疗效受限。传统中医药(TCM)制剂如金珍口服液(JZOL)被广泛用于改善MPP症状,但其作用机制及与西药联合疗效尚不明确。近日,来自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的研究团队,在《Chinese Medicine》期刊2025年第20卷发表了一项融合计算药理学与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大规模研究,系统评估JZOL与AZ联合治疗儿童MPP的机制及疗效。该研究以网络靶点理论出发,揭示多通路、多模块的协同作用机制,基于该机制设计随机、双盲、三组平行对照试验,最终验证联合给药显著优于单独用药的临床表现,并确认了良好的安全性。

儿童MPP在呼吸系统感染中发病率高达10%~40%,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长且易出现免疫介导的肺损伤及严重并发症。现有治疗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阿奇霉素因其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及抗支原体活性成为首选,但随广泛使用,耐药现象逐渐凸显,导致单一抗生素疗效下降,严重影响预后。传统中医药在缓解症状、调节免疫及抗炎方面显示独特优势,其中金珍口服液由多种中草药复方组成,具抗支原体、调节免疫、抗氧化及减轻肺组织炎症的功效。然而,中西药结合治疗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晰,如何科学合理联合用药,并明确其优势剂量,保障疗效与安全,成为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

本研究构建以网络靶点理论为核心,结合药物成分靶点预测、转录组数据验证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多学科交叉范式,旨在发现JZOL和AZ的协同作用机制,系统评估临床疗效及剂量梯度效应,为儿童MPP提供安全有效的创新治疗方案。

本研究首先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鉴定了JZOL中的主要活性化合物共90种,涵盖类黄酮、生物碱、三萜皂苷等多个化学类型。结合DrugCIPHER算法进行靶点预测,获得JZOL及AZ的潜在作用靶点,构建靶点网络,进一步与MPP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EO数据库(GSE179051数据集)分析融合,进行了功能和通路富集,重点揭示了TNF、MAPK、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个关键模块的调控作用。

基于计算预测,设计了一项多中心、多臂、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206例年龄2~13岁的儿童MPP患者,按不同剂量(双倍剂量、标准剂量)JZOL联合AZ和AZ单用三组随机分配,疗程共14天。主要终点为中位临床恢复时间,次要终点包括体温恢复时间、咳嗽及痰液改善时间、胸片影像学疗效评价、中医症状改善及安全性指标。

结果分析

网络靶点及机制揭示

通过对JZOL化合物及AZ的靶点预测,构建355个独特靶点的联合作用库,盎然展示草药组方内部及与AZ之间的靶点重叠与协同。文献挖掘验证预测靶点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提示预测结果可信。

支持MPP发病机制的转录组差异基因分析发现共287个显著不同表达基因,聚类分析整体表现模块化,功能富集指向激素响应、细胞迁移分化、信号转导及氧气和缺氧反应等生物过程。基于此,JZOL联合AZ被证实对上述四个模块均有靶点调控作用,形成多个信号通路的协调调节网络,特别是TNF信号通路作为调控核心,联动PI3K-Akt及MAPK pathways。

对JZOL单一组分在公共干扰转录组数据库的表达影响数据及TCM干预转录组数据分析,验证了主要活性成分和相关中草药对上述关键通路的调控效应,揭示其通过TNF-α、NF-κB、ERK/JNK信号传导调节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合成和免疫调节,有效减轻肺组织损伤。

图1 JZOL成分及靶点预测与MPP差异基因富集分析

图2 JZOL联合AZ调控的多模块信号通路

图3 JZOL化合物与中草药对关键通路调控的转录组验证

图4 结合TNF、MAPK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联合用药作用机制示意图

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本试验共205例患者完成FAS分析,三组基线特征均衡,确保结果可靠性。

组别 患者数 中位临床恢复天数 (四分位距) Log-rank检验 p值 对照组 69 8.0 (6.0~9.0) 0.0006 常规剂量JZOL组 67 6.0 (5.0~7.0)   双倍剂量JZOL组 69 5.0 (4.0~7.0)  

三组临床恢复时间比较

三组临床恢复时间呈明显剂量反应关系,联合用药显著缩短症状缓解时间。

图5 临床主要终点分析:临床恢复时间、生理症状改善曲线

双剂量组体温完全恢复中位时间为3天(显著早于对照组5天,p<0.001),咳嗽和咳痰缓解时间分别缩短2~3天,胸片改善率高达95%以上,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25%(p<0.01)。

中医症状评分显示双剂量组7天即可达到68%明显改善率,疗程结束时接近87%(均显著优于对照),说明联合治疗更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报告不良事件发生率最低的是双剂量JZOL组(8.7%),且未见与药物相关重度不良反应。两组均未显著增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证明联合用药安全耐受良好。

研究价值与意义

本研究通过融合先进的网络药理学计算与科学严谨的多中心临床对照设计,深入解析并验证了中药复方与西药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生物学基础与临床效应。网络靶点分析从分子层面阐释了联合给药通过TNF、MAPK、PI3K-Akt等核心信号通路协同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的路径,为传统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机制提供现代科学依据。

临床试验数据充分证明联合治疗不仅显著缩短患儿病程,加快症状缓解,并能有效改善影像学表现、传统中医症状评分,且安全性良好,显示出极佳的治疗优势与潜力,支持临床推广应用。该研究模式及结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实施范式,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深度融合,有望推动更多复方中药的现代转化与研发。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结合体内外实验,验证网络预测的具体分子靶点及机制,开展多组分协同作用的药理学动态解析,探索长期疗效及对抗耐药性的影响,为儿童MPP个体化精准治疗开辟新途径。

原始出处:

Zhong C, et al. "A computational-based new treatment strategy with three-armed RCT on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 Chinese Medicine 2025, 20:97. https://doi.org/10.1186/s13020-025-01149-3

Tags: Chin Med:中西医结合新策略显著提升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