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重点: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平均动脉压到底是高点好,还是低点好?

来源 2025-05-17 12:11:41 医疗资讯

研究背景

脓毒症休克是全球重症医学的重大挑战,目标血压管理是关键但存在争议。既往欧美研究显示,高目标 MAP(如 80-85 mmHg)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未必有益,但针对老年人群(尤其是慢性高血压患病率高的地区,如日本,66.9%)的证据有限。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联合使用血管加压素的高目标 MAP 策略对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影响。

研究方法

试验设计:多中心、实用性、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日本 29 家医院),纳入 65 岁以上脓毒症休克 ICU 患者,按 1:1 随机分为高目标组(MAP 80-85 mmHg)和对照组(MAP 65-70 mmHg),维持目标 72 小时或直至停用血管加压药。

主要终点:90 天全因死亡率。

次要终点:28 天死亡率、无器官支持天数(肾脏替代治疗、机械通气、儿茶酚胺)、不良事件(心律失常、缺血事件、出血等)。

样本量:计划纳入 836 例,因中期分析显示高目标组有害而提前终止,最终纳入 518 例(高目标组 258 例,对照组 260 例)。

关键结果

基线特征:

中位年龄 78 岁,53% 有慢性高血压,感染源以腹部(30.2%)、尿路(26.4%)、肺部(25.0%)为主,两组基线特征均衡。

主要终点:

90 天死亡率:高目标组 39.3%(101/257) vs. 对照组 28.6%(74/259),风险差异 10.7%(95% CI 2.6–18.9,P=0.012),高目标组显著更高。

28 天死亡率:高目标组 30.4% vs. 对照组 21.6%(P=0.027),脓毒症相关死亡率差异更显著(30.0% vs. 17.8%,P=0.001)。

次要终点:

无器官支持天数:高目标组 28 天无肾脏替代治疗天数(18 天 vs. 20 天,P=0.024)、无机械通气天数(15 天 vs. 18 天,P=0.012)、无儿茶酚胺天数(16 天 vs. 19 天,P=0.012)均显著更短。

不良事件:高目标组心律失常、缺血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更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均 > 0.05)。

亚组分析:无论是否合并慢性高血压,高目标组均无获益。

血压管理与干预:

高目标组达到目标 MAP 的时间更长(中位 3 小时 vs. 1 小时),血管加压药使用时间更长(中位 65 小时 vs. 42 小时),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累积剂量更高。

讨论与结论

核心发现:高目标 MAP 策略显著增加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 90 天死亡率,且未带来任何临床获益,包括慢性高血压亚组。这可能与血管加压药暴露增加导致的器官缺血或不良反应相关。

与既往研究的差异:不同于部分西方研究中高 MAP 对慢性高血压患者的潜在益处,本研究显示无论基线是否合并高血压,高目标均有害,可能与日本老年人群的疾病特征(如更高的心血管合并症)或血管加压素早期联合使用的影响有关。

临床意义:对于 65 岁以上脓毒症休克患者,标准目标 MAP(65-70 mmHg)较安全,需警惕高目标 MAP 带来的血管加压药相关风险。

局限性:开放标签设计可能引入偏倚,单国家、单一种族队列,结果外推需谨慎;未严格监测心脏功能,个性化血压管理策略待进一步研究。

结论

在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目标 MAP 80-85 mmHg 相比标准目标 65-70 mmHg 显著增加 90 天死亡率,且无任何亚组显示获益。临床实践中应避免常规采用高目标 MAP,需警惕过度使用血管加压药的潜在危害。

评论

在临床工作期间,最重要的还是关注患者的灌注情况,应该根据患者灌注调整平均动脉压目标

Tags: 重点: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平均动脉压到底是高点好,还是低点好?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