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EASL热点 | 失代偿期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管理的前沿进展

来源 2025-05-14 12:09:05 医疗资讯

2025年5月7日-10日,第60届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隆重召开,吸引了来自114个国家的7,742名专家学者。

本次会议涵盖议题广泛,包括脂肪性肝病、肝硬化、肝细胞癌等,为全球肝病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本期“药明白”栏目特邀于现场参会的薛秀兰教授,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管理的前沿进展进行分享并点评。

肝硬化合并轻微肝性脑病的治疗

充分的肝性脑病治疗后肝硬化患者仍会持续存在认知障碍。轻微肝性脑病(MHE)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来自西班牙的Anna Mestre教授团队[1]将HEAL研究[2]中的24名肝硬化合并MHE(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样本与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 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肝硬化合并MHE患者的天然白蛋白更少(图A)、截断的亚型更少(图B)、糖化的亚型更多(图C)。

图片6.png

两组的白蛋白翻译后修饰的亚型对比

• 天然白蛋白的减少与认知评分降低相关(p=0.05),糖化亚型的增加与生活质量降低相关(p≤0.01)。

研究表明:

• 即便不合并糖尿病,肝硬化合并MHE患者的糖化白蛋白水平仍高于健康对照者。天然白蛋白的减少使其非胶体功能降低。

• 天然白蛋白的减少和糖化白蛋白的增加,均与患者临床评分降低相关。

肝硬化合并稀释性低钠血症的治疗

来自西班牙的Pere Ginès教授团队[3]的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了52名肝硬化合并稀释性低钠血症(≤133 mEq/L)患者,按1:1将患者随机分为:

• 标准治疗组:仅标准治疗(限制液体入量及停用利尿剂)

• 白蛋白组:标准治疗+白蛋白输注(白蛋白剂量:第1天1 g/kg,之后40 g/天,最长治疗10天)

结果显示:

• 基线时,患者的中位血钠浓度为128 mEq/L。其中33%为重度低钠血症(<125 mEq/L)。

• 治疗期间,白蛋白组的中位血钠浓度升高至133 mEq/L,而标准治疗组仅为129 mEq/L。

• 治疗后,白蛋白组48%的患者的低钠血症获得纠正,显著高于标准治疗组的15%。

图片7.png

治疗后两组患者低钠血症纠正率对比

研究表明:

• 在肝硬化合并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中,静脉输注白蛋白与血钠升高和低钠血症的纠正相关。

• 静脉输注白蛋白可能使肝硬化合并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获益。

肝硬化合并AKI的白蛋白扩容治疗

指南推荐对肝硬化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进行48小时的白蛋白扩容治疗,以改善低血容量和排除肾前性AKI。但最新的急性透析质量组织(ADQI)-国际腹水俱乐部(ICA)共识[4]建议将治疗时间缩短至24小时。

来自德国的Christian Labenz教授团队[5]对德国两家中心的127名肝硬化合并AKI患者的24小时和48小时的白蛋白治疗应答率进行比较。采用的治疗应答定义为:

• 部分应答:血清肌酐(SCr)下降使AKI分期至少降低1期,但未降至基线值0.3 mg/dl范围内;

• 完全应答:SCr下降至基线值0.3 mg/dl范围内。

结果显示:

• 白蛋白治疗48小时后,46.5%的患者有应答。

• 在这些48小时有应答的患者中,有18.1%在24小时时无应答。即,在24小时至48小时期间,有18.1%的患者由无应答转变为有应答。

图片8.png

AKI1级、2级、3级患者在24小时和48小时对白蛋白治疗的应答分布

研究表明:

• 肝硬化合并AKI患者对白蛋白治疗产生应答也常发生在第2个24小时期间,即24小时到48小时之间。

• 缩短白蛋白的治疗时间可能导致特利加压素的过度使用。

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内皮功能障碍治疗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肝硬化疾病进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可导致急性失代偿(AD)及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来自荷兰的Minneke J Coenraad教授团队[6]对此进行了研究。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加入3组血浆样本中:

• 组1: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n=20);

• 组2:代偿期肝硬化(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n=20);

• 组3:健康对照者(n=20)。

随后,在组1和组3中加入相同剂量的白蛋白,使两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达到生理水平,即40 g/L。

结果显示:

多变量分析表明,白蛋白给药使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浆中的内皮细胞形态向更健康的表型转变,即代偿期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表型。

图片9.png

白蛋白给药后各组内皮细胞形态的改变

研究表明:

• 在离体情况下观察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可诱导内皮细胞的形态发生显著改变。白蛋白给药可减轻这些有害的改变,促使内皮细胞向更健康的状态转变。
• 这些结果强调了白蛋白在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中的关键作用,并提示白蛋白在减缓失代偿期肝硬化血管功能失调方面的潜在治疗作用。

专家简评

2025年EASL年会在阿姆斯特丹圆满落幕,为全球肝病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在本次会议中,多位专家围绕失代偿期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管理,提出了多项突破性临床证据。

首先,在肝硬化合并轻微肝性脑病患者中,西班牙团队发现天然白蛋白减少和糖化白蛋白的增加,均与患者临床评分降低相关。HEAL研究显示输注白蛋白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心理社会生活质量。其次,在肝硬化合并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中,输注白蛋白与患者血钠升高和低钠血症的纠正相关。同时德国学者证明,在肝硬化合并AKI患者中,应进行48小时的白蛋白扩容治疗,避免因缩短治疗时间而导致特利加压素的过度使用。另外,一项体外实验发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可诱导内皮细胞的形态发生显著有害改变,而白蛋白给药可促使内皮细胞转变向更健康的状态。

这些新发现不仅拓宽了我们对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领域的认识,也为未来的研究和治疗指明了方向。期待未来有更多突破性的进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策略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Tags: EASL热点 | 失代偿期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管理的前沿进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