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经耳道径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发生面瘫的临床-影像学预测因素研究

来源 2025-05-10 12:14:13 医疗资讯

人工耳蜗植入术(CI)已成为治疗儿童和成人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的首选方法。随着该手术方式的日益普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然而,尽管手术安全性较高,严重并发症非常罕见,却仍有可能发生,并给患者和术者带来困扰。

虽然面神经(FN)损伤在乳突-颞骨切除术及侧颅底手术中已得到广泛研究,但经面隐窝径路(Veria技术)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发生的面神经麻痹却尚未受到同等程度的关注。通常情况下,人工耳蜗植入术是通过经乳突后鼓室切开术(即面隐窝入路)进行的。目前尚无针对经耳道径路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发生面瘫的专项数据。尽管在手术过程中面神经与术区解剖位置相近,但直接机械性损伤的情况极为罕见。然而,即便面神经未在术中显露或直接受损,仍可能发生面神经麻痹。

研究表明,除直接机械性损伤外,其他多种因素在术后面神经麻痹的发生中亦起到重要作用。这些不同的损伤机制可能对患者的预后和临床表现产生不同影响。近日,来自印度的研究人员评估了采用经耳道径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发生面瘫的发病率、风险因素及预后,并结合影像学预测指标进行分析。

 

 

这是一项回顾性结合前瞻性的双向性队列观察性研究,纳入了2014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在三家三级学术转诊中心接受经耳道人工耳蜗植入术的978例患者。该患者队列中包含男性545例、女性433例,中位年龄为4岁(年龄范围:1-60岁)。其中,绝大多数患者为学语前聋的儿科患者(917/978)。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影像学参数包括:面神经环距离(FAD)、面神经-圆窗膜距离(FNRWD)、面隐窝宽度(FRW)、Alpha角及Beta角。同时研究人员记录了临床数据,涵盖患者人口学特征、术中细节及术后面神经功能评估。

结果显示,在978例患者中,7例(0.71%)发生术后面瘫,均为五岁以下语前聋儿童。其中6例为即刻性面瘫(术后24小时内出现),House-Brackmann分级为IV-VI级。在未发生面瘫的对照组(n=971)中,影像学参数的平均值为:FAD 7.12 mm(±1.08)、FRW 4.52 mm(±0.67)、Alpha角51.2°(±4.3°);而在面瘫组(n=7)中,相应参数为:FAD 7.05 mm(±1.15)、FRW 4.48 mm(±0.73)、Alpha角50.1°(±3.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针对面神经损伤的临床-影像学预测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这些结果表明,经耳道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发生面瘫是一种罕见并发症,发病率低于1/100例。尽管本研究探讨了面隐窝宽度(FRW)和面神经环距离(FAD)缩小等作为潜在风险因素的可能性,但未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风险指标。

原始出处:
Das K N, Keshri A, Jain R, Manogaran RS, Sharma V, Hameed N, Aqib M, Chidambaram K, Sinha M, Goyal A. Clinico-radiological predictors of facial palsy incidence after transcanal cochlear implantation: an ambi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25 Apr 2. doi: 10.1007/s00405-025-09340-w.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175817.

Tags: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经耳道径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发生面瘫的临床-影像学预测因素研究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