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Med | CD19 CAR-T细胞疗法:为MDA5阳性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病患儿带来新希望

来源 2025-05-08 12:11:20 医疗资讯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 DM)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皮肤溃疡、肌炎和肺部受累。其中,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MDA5)阳性皮肌炎(MDA5+DM)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亚型,其最严重的临床表现是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病(Rapidly Progressiv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RPILD),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MDA5+DM-RPILD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有限,且患者常因病情迅速恶化而失去肺移植的机会。近年来,随着CAR-T细胞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成功应用,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潜力也逐渐受到关注。CD19 CAR-T细胞疗法通过靶向B细胞表面的CD19抗原,能够深度耗竭自身反应性B细胞,为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Med上在线报道了一例10岁MDA5+DM-RPILD患儿接受CD19 CAR-T细胞疗法后的临床疗效。该患儿在传统免疫抑制治疗基础上,病情仍持续进展,最终接受了CD19 CAR-T细胞疗法(ARI-0001)。治疗后,患儿在无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皮肤、运动和呼吸功能逐渐改善,B细胞重新生成,且未出现新的自身免疫发作。这一病例为CD19 CAR-T细胞疗法在MDA5+DM-RPILD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证据,表明其在复杂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

患儿在感染EB病毒后出现症状,随后被诊断为MDA5+DM。病情迅速恶化,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和严重的RPILD,需要机械通气和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尽管接受了多种免疫抑制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托珠单抗、阿那白滞素、伊马珠单抗等,患儿的病情仍无明显改善,且因神经功能障碍和高炎症标志物水平,无法进行肺移植。

在病情相对稳定后,研究团队决定采用CD19 CAR-T细胞疗法(ARI-0001)进行治疗。治疗前,患儿接受了淋巴细胞清除化疗(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随后分次输注CAR-T细胞。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或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等严重不良事件。

治疗后,患儿的临床表现显著改善。皮肤症状(Gottron丘疹)逐渐减轻,运动功能恢复,尤其是上肢力量完全恢复,下肢力量也有所改善。呼吸功能方面,胸部CT显示肺部病变显著改善,肺部透明度增加,肺囊数量减少。肺功能测试显示,患儿的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有所下降,但FEV1/FVC比值正常,提示轻度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在免疫学指标方面,患儿的B细胞在治疗后逐渐恢复,IgM和IgG水平稳定,表明B细胞重新生成。同时,MDA5+DM相关生物标志物(如sCD25、KL-6、铁蛋白)水平恢复正常,循环抗MDA5抗体滴度降低,表明疾病活动度降低。

研究团队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定量PCR技术监测了CAR-T细胞的扩增和B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CAR-T细胞在输注后第22天达到峰值,表明其在体内成功扩增并发挥了作用。尽管患儿在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外周血B细胞被完全耗竭,但CAR-T细胞的扩增表明存在非外周血来源的CD19+ B细胞作为靶点。B细胞的重新生成与IgM和IgG水平的恢复密切相关,提示B细胞重新生成可能与自身反应性B细胞克隆的清除有关。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报道了CD19 CAR-T细胞疗法在MDA5+DM-RPILD患儿中的应用。结果显示,该疗法在患儿中取得了显著的长期疗效,包括皮肤、运动和呼吸功能的改善,以及B细胞的重新生成。这一成功案例表明,CD19 CAR-T细胞疗法能够深度耗竭自身反应性B细胞,为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图 本研究模式图

原始出处:

CD19 CAR-T cell therapy in a pediatric patient with MDA5+ dermatomyositis and rapidly progressiv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Med. 2025 Apr 25:100676. doi: 10.1016/j.medj.2025.100676.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306284.

Tags: Med | CD19 CAR-T细胞疗法:为MDA5阳性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病患儿带来新希望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