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周海洋秘书长: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竞争力分析

来源 2025-05-08 12:08:56 医疗资讯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作为慢性肝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起病急、病程重、进展快和潜在可逆等特点,已成为全球肝病领域亟需攻克的重大临床与研究难题。随着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慢性肝病负担持续上升,ACLF的发病率呈不断增长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生存,并加重了公共卫生体系的医疗负担。因此,系统梳理该领域的国际竞争格局、研究热点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近日,北京肝胆相照公益基金会发布了《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竞争力分析报告》,肝胆相照平台特将精华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慢性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潜在的可逆性。随着全球肝病负担的不断加重,尤其是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发病率的上升,ACLF的临床管理与机制研究已成为医学领域亟需关注的重要课题。本分析基于爱思唯尔的SciVal和Scopus数据库。

这两大数据库覆盖全球超过28,000种期刊和7,000家出版商,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我们采用了FWCI(Field-Weighted Citation Impact,领域加权被引影响力)、国际合作率等核心指标,结合多维度数据(包括发文量、被引次数、政策及产业影响力等),系统分析了该领域的国际竞争格局、研究热点演变及数据驱动下的新兴需求。本次科学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战略决策支持、研究方向优化以及全球学术影响力提升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新的思考视角。

分析维度包括

•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分布;

• 国际机构对标分析;

• 主要国内医院对标分析;

• 主要研究学者和团队分析;

• 近十年的学术产出趋势;

• 高影响力研究趋势;

• 引文影响力分析。

二、多维度竞争力分析

1. 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全球近十年的学术产出趋势

在2014年至2024年这十年间,全球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领域的学术产出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总发文量达到了3,871篇。特别是在2014年至2021年期间,该领域的学术产出增长迅速,七年间的增长率达到了276%,年均增长率为39.4%。2021年是发文量的顶峰,之后出现了平缓下滑的趋势(图1)。

图片1.png

图1 慢加急性肝衰竭全球学术产出趋势2014-2024

2. 高影响力研究趋势

在体现顶尖学术影响力的全球前10%高被引文献产出方面,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领域在近十年(2014-2024)共产出582篇全球前10%高被引文献。2021年该研究领域的全球高被引文献产出最多,达到94篇;2018年高被引文献的发文占比最高,达到19.5%,2021年后该指标下滑明显(图2)。

图片2.png

图2 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全球高被引文献产出趋势

3. 引文影响力分析

整体上看,全球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领域在近十年(2014-2024)的学术产出共获得80,771次引用,篇均引用次数达到20.9,领域加权的引文影响力(Field-Weighted Citation Impact,以下简称FWCI)为1.11,超出全球平均水平(FWCI = 1.0)。

2014年该研究领域的发文平均FWCI最高,达到2.03,超出全球平均水平103%;之后迅速下滑,并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2024年该研究领域的发文平均FWCI为近十年最低,FWCI下降可能与研究热点转移、竞争加剧有关,考虑到引文的迟滞性,近年来该领域的数据值得持续关注。

图片3.png

图3 引文影响力变化趋势

4. 引文影响力变化趋势

表1展示了2019年-2024年全球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发文量超过100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在发文量和关注度(浏览次数)指标上位于领先,但是在领域加权的引文影响力FWCI上,中国大陆离其他国家有较大差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西班牙两国的论文总被引表现亮眼,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加拿大等国的FWCI均超过2。

表1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及相应指标

图片4.png

5. 国际机构对标分析

近年来,我国对于慢加急性肝衰竭相关研究趋势与全球几乎一致,中国的科研机构在相关研究中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其中首都医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的整体发文量在该领域排到全球第一、第二和第九名。

西班牙也有三所机构入选,表现强劲。三所机构分别是:西班牙生物医学网络研究中心、奥古斯特·皮伊·桑耶尔生物医学研究所和巴塞罗那大学。西班牙相关研究机构在该领域合作较为紧密。

除此之外,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印度肝胆科学研究所和梅奥诊所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与之前关于国家的分析一致,中国上述机构在论文的引文影响力方面仍然较弱。中国需借鉴西班牙、美国跨学科合作模式,提升高质量论文占比。

表2 慢加急性肝衰竭全球发文量前十机构对标(2019-2024)

图片5.png

6. 主要国内医院对标分析

近年来,我国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主要的医院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等。

选取发文量、领域加权的引用影响力FWCI和国际合作率进行分析发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在论文总数上明显领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也较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在引文影响力和国际合作率上较为突出。

从高水平发表成果及其政策与产业影响力来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前10%高被引论文占比较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在前10%高水平期刊发表占比均处于领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政策影响力和产业影响力较高(表3)。

表3 2019-2024年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国内主要医院高水平成果与政策产业影响力

图片7.png

7. 主要研究学者和团队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的陈煜和段钟平教授是发文量较多的中国学者。欧洲学者(丹麦、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在该领域研究影响力较为突出,且机构间合作异常活跃。来自印度的学者Shiv Kumar Sarin也值得关注(表4)。

表4 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主要研究学者

图片8.png

2019-2024年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的国内主要研究学者和团队,其中首都医科大学的陈煜和段钟平教授在该领域无论是论文数量,还是总被引次数,均处于国内前列(表5)。

2019-2024年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中国主要研究学者

图片

8. 关键词分析

从词云图可以看到在该领域研究中,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慢加急性肝衰竭)、Liver Cirrhosis(肝硬化)、Liver Transplantation(肝移植)、Hepatitis B Virus(乙肝病毒)、End Stage Liver Disease(终末期肝病)等关键词出现较为密集。临床治疗(如肝移植)和病毒性肝炎为研究重点,未来需加强分子机制探索。

9. 数据源和指标介绍

本报告所使用的Scopus 数据库是爱思唯尔的同行评议文章摘要和引文数据库,涵盖约105个国家的7,000家出版商在28,000多家期刊、丛书和会议记录中发表的超过一亿万篇文章。Scopus的覆盖范围还包括所有主要研究领域,其中关于自然科学、健康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Scopus数据的更新频率以天为单位,每天会更新约13,000篇。

SciVal是全球先进的基于科研文献的学科与人才大数据分析平台,涵盖全球22000家科研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及企业)全球1700多万学者数据,能够灵活自定义院校、学科和学者的数据。100万亿条指标数据,每2-4周更新QS/THE和软科排名的数据来源,可分析在三大排名的相应科研产出。

• 发文量数值统计了被评估主体包含期刊文章、会议文集、综述文章、发表丛书的所有文章,代表了被评估主体在某一个固定时间段内的科研产出。

• 被引次数是指在某一个固定时间段内被评估主体所发表文章的所有被引用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评估主体发表文章的学术影响力。但是也需要考虑到,发表时间较近的文章相比于年份较久的文章,会由于积累时间较少而导致总被引次数较少。

• 领域加权的引文影响力(Field Weighted Citation Impact, FWCI):FWCI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评估主体发表文章的学术影响力,相比于总被引次数,FWCI从被评估主体发表文章所收到的总被引次数相比于与其同类型发表文章(相同发表年份、相同发表类型和相同学科领域)所收到的平均被引次数的角度出发,能够更好地规避不同规模的发表量、不同学科被引特征、不同发表年份带来的被引数量差异。如果FWCI为1意味着被评估主体的文章被引次数正好等于整个Scopus数据库同类型文章的平均水平。

感谢爱思唯尔提供的数据支持。

三、结论与建议

首先,提升FWCI,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临床研究与产业转化;

其次,优化研究方向,聚焦肝移植技术和慢性乙肝治疗等临床痛点,增加机制研究的投入;

最后,提供政策支持,设立专项基金,鼓励高校、医院和企业之间的三方合作。

Tags: 周海洋秘书长: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竞争力分析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