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患者质疑医生离开仪器就不会看病
大三甲副主任反呛:CT很少的90年代,
误诊漏诊高,你愿意回去吗?
近期,我们看到了很多指责医生“离开仪器就不会看病”的言论,甚至还有一些人发出了“怀念以前医院不用CT就能看好病的日子”,这种逆天言论试图混淆人们的记忆,必须要以正视听!
3月初,山西一名网友质疑称:“现在的医生离开CT、核磁就不会看病了,我记得90年代的医生,摸一摸、推一推、按一按,再结合生化指标,就能看好病,现在直接开CT单子,全都指望CT,都是为了挣钱,医生还有什么用呀!”
福建一名患者则表示:“现在住院,不管你是什么病,CT是必须要做,全是为了挣钱!我嫂子一个小小的阑尾炎,住院一个星期,在附属医院竟然做了两次CT!真的是有用没用先做一遍无关的检查,最后再做能确定疾病的检查,搁以前,一个阑尾炎根本不用做检查,直接开刀就能治好。”
对于以上言论和观点,笔者看了头皮直发麻,现在的患者为什么对医院的检查会有那么深的误解呀?医生要求做检查,就只是为了挣钱?搁以前,阑尾炎不做CT直接开刀,就能治好病了?
对此,医生们有话要说!3月22日,山东某医院一名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给出了最有力的反驳。
他认为,是时候要纠正一下网友们偏差的记忆了,他抛出了一个问题:搁以前,没有CT的时候,医生都是怎么治病的呢?

他回答道:“我在九十年代还是医学生时期,赶上了这个时期的尾巴,我的老师们基本上都是这么看病的。没错,那时,医生看病靠的都是查体、靠的都是经验。仪器检查最多就是基本的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再深入一点就是心电图,拍个X光片就是了不得的大检查了。”
“结果如何呢?我们心里都明白,错诊的、漏诊的多了去了,就算患者死亡了,也死的不明不白,不过那时候患者没什么维权意识,医生可以放手靠着经验,靠着摸一摸、推一推,猜测着去治疗,就算治死了病人家属也不会埋怨,都是对医生千恩万谢的。”
他介绍到,那时候在治病花费方面,职工报销后花费很少,但是农村病人全是自费,虽然与现在相比费用不值一提,但那时却有极多的农村病人看不起病,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阑尾炎,都不去治疗,就算治了,也可能治得不明不白。再大一点的手术,经常遇到农村病人不治了,直接回家。
所以,那时候在农村开诊所生意非常好,小病在诊所打打针,稍微大点的病直接在家等着大限来临。
这名副主任医师感慨道:“多亏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亏我们加入了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后的近30年,我们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了指数级的巨大改变,这也包括医疗条件的巨大飞跃,与那时相比,现在的医疗条件真是不知好了多少!”
“正因为医院普及了CT、核磁,我们医生才不用靠经验、靠手感去猜着治病,正因为有了仪器,医生在手术之前才有了十足的把握,这一切都是技术进步和普及带来的。不去庆幸技术的进步,居然有人去质疑医院只想挣钱、医生离开仪器不会看病。对于这样的人,真希望他们再回到以前那个年代去试试!”
CT等仪器终结了“剖腹探查”
身在福中不知福
你是否真的愿意回到靠手、靠经验的过去?
是呀,有些人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老实讲,有了仪器检查,才能降低漏诊和误诊,以前医生们靠着手感、经验去看病,是实属无奈,你以为他们是不想用各种仪器吗?在没有仪器探查的年代,只能用自己的手去查体,只能靠着经验去猜、去蒙,这其中的误差可想而知。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国人总是过度迷信传统和手工。就比如,一些人过度吹捧古法榨油,说什么用双手抡石块一点一点压出来的油是最好的,价格也被营销的很高,反而用现代机器规模化压榨出来的油却被吐槽是低品质的。这实在可笑,明明程序化、规模化榨出的食用油品质更安全、更卫生、更可控,手工作坊生产的油更不可控,但以上一些事实却总被一些人颠倒是非。
所以,必须要指出,正因为医疗仪器的普及,我们如今的医疗质量才有了巨大的飞跃,误诊漏诊才被极大地降低,现代医疗离不开全面的检查,就像鱼儿离不开水。所谓的“上来就开检查全是为了挣钱、医生离开仪器不会看病”,偏颇至极,有仪器还用手去查体,是不是傻?是医生的手好用,还是能看清腹腔病变的CT好用?
对此,四川一名放射科主任表示:“没CT的时候,我父亲战友的女儿突发剧烈头痛,呕吐,几天后从乡下转上来,医院内外科主任会诊,考虑脑膜炎、结脑可能。过了两天,又送市里的医院,这是医院巨资购买的二手CT,诊断为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当时市级医院也不能做神经介入,又过了几天,人就没了。”
“一晃快30年了!!若是现在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水平,早做检查,她根本不用死,她这一走,家里的天就塌了。”

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放到现在,不用CT,医生用手能给你摸出来?
有些人真的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能赶上CT、核磁普及的年代,是我们的幸运!如果真的不使用这些,回到以前,靠猜着蒙着治病,检查不及时,人可能就没了!
再举个例子,90年代,医院普外科做的最多的手术名称叫做“剖腹探查”,大家能明白这几个字的含义吗?!
所谓剖腹探查,就是弄不清楚肚子里到底是什么情况,只能打开肚子摸索着看一看。医生在手术时先把腹腔打开检查,发现什么问题就在手术台上解决,发现不了,就只能关腹再缝上。
2002年,笔者的叔叔在县级二甲医院工作,那时候CT是不得了的东西,医生们对于腹部器官的病变,特别是阑尾炎、胃穿孔、肠套叠、肠坏死这些常见疾病,不能做到术前探查。即便是有明确体征和辅助证据,例如腹穿发现血性液体,也不知道肚子里是个什么情况,很多时候只能剖腹探查,把一堆肠子拉出来一点一点检查!
还有,你知道当年没有CT,医生们是怎么确定脑血肿位置的吗?现在告诉你,满脑袋打洞找,能找到就是运气!

还有更让人胆颤心惊的!以前没有头颅CT,判断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是靠经验治疗的!一堆医生会坐下来讨论,如果大部分医生觉得像脑出血,那就先按脑出血治疗,倘若治着治着病情一下子加重了,那就是思路错了,马上换成脑梗死来治。
所以呀,那会写病程记录都是一大堆医生分析病情的思路,有的病程能写好几页纸!现在呢,CT一做,病程就几句话,脑出血明确,然后象征性的写几个鉴别诊断。
实在唏嘘,如今检查条件变好了,有些人却又说医院检查太多了,基于笔者以上的种种举例,请各位摸着良心回答:你真的愿意回到靠手、靠经验,没有CT的年代吗?
请立刻回答我!
若检查全免费,
患者一定都想用最高端的仪器
现在笔者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总吐槽“医生离开仪器就不会看病了”,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抗拒仪器,是因为做检查要花钱!要是做检查不花钱,你看这些人会是什么嘴脸,一定会争着抢着要使用最高端的仪器。
他们什么都懂,也知道仪器的先进性,所有的质疑和吐槽都只是怕花钱!假如检查不要钱了,你不给他们做检查,他们又会质问医生为什么不做检查。
必须要指明,整体而言,最近20多年来医生依靠医疗设备看病,开具非常详细全面的检查,不仅仅是对自我的保护,更起到了对患者负责任的作用,而且,技术的发展本来就是为人服务的,CT、核磁等一系列检查工具有特别明显的优势,肯定要比传统的望闻问切更加准确,必须、当然要用,而且还要细致全面地使用,医生使用这些仪器看病,是如虎添翼,是时代的进步。
看到患者的质疑,真心觉得当医生很为难,检查少了是不负责,检查多了被认为是想创收、想赚钱。请不要再误解医生了,治病救人,不漏诊、不误诊,就是越详细越好呀,如果你想查的全面、查的细致,查的未雨绸缪,那就免不了要多做检查。
须知,现代医疗就是建立在仪器上的,如果不使用CT的话,那现代医学也就不存在了。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上一篇:研究发现:和脱脂牛奶相比,全脂牛奶可能会更好!
- 下一篇:中文期刊数据库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