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这种病小时候没治好,长大了或许更难治!

来源 2025-04-24 12:12:23 医疗资讯

“医生,我家孩子小时候就有腺样体肥大,当时没太重视,现在长大了,症状越来越严重,该怎么办?”在儿科门诊经常听到家长们无奈叹息。

小华(化名)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从5岁开始就出现了睡觉打鼾、张口呼吸的症状,当时家长以为只是孩子睡得香,没有太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华的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12岁时,他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滑的情况,甚至出现了腺样体面容,这让小华的父母非常焦虑。经过详细的检查,医生发现小华的腺样体肥大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呼吸和生长发育,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图片

图片来源:百度文库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的常见病,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上气道阻塞的最常见原因。据统计,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患病率高达34.46%。腺样体肥大不仅会导致鼻塞、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慢性鼻-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颌面发育。

为什么腺样体肥大小时候没治好,长大后更难治?

腺样体肥大如果在儿童时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往往会逐渐加重。长期的腺样体肥大会导致鼻腔和咽喉部位的慢性炎症,使得腺样体组织更加肥厚、僵硬,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此外,长期的上气道阻塞还可能导致颌面部发育畸形,如腺样体面容,这种情况下,即使进行了腺样体切除手术,也可能无法完全恢复正常的面部形态。

此外,腺样体肥大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往往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例如,长期的鼻塞和张口呼吸可能导致慢性鼻-鼻窦炎,反复的中耳炎可能导致听力下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问题。这些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还可能需要多学科联合治疗,延长治疗周期,增加治疗费用。

如何避免腺样体肥大?

1.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如睡觉打鼾、张口呼吸、鼻塞、耳闷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就医。鼻咽内镜检查是腺样体肥大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内镜可以直观地观察腺样体的大小和阻塞程度。此外,影像学检查(如鼻咽X线侧位片、CT、MRI)和睡眠监测也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病情。

2. 规范治疗,避免延误

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免疫调节剂等药物治疗,以及鼻腔清洗、生活方式调整等。对于症状较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传统腺样体刮除术、鼻内镜下电动切割吸引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等,其中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较为推崇的手术方式。

3. 定期随访,预防复发

腺样体肥大手术后,家长应带孩子定期复诊,观察腺样体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术后应继续积极治疗合并症,如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避免局部炎症刺激导致腺样体再次增生。此外,家长还应注意孩子的饮食、睡眠和运动,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患儿腺样体肥大,一定要手术吗?

1. 手术治疗

腺样体肥大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部分。目前,腺样体切除术最常见的适应证是睡眠呼吸困难,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上气道阻力综合征。就手术方式而言,已经从腺样体刮除、切割吸引刀转移到低温等离子技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弥补了传统刮除术及切割吸引术在手术微创性和有效性方面的不足。

是否选择手术治疗不仅取决于患儿的病情,还需考虑家属的意愿。数据显示,腺扁桃体切除术占15 岁以下儿童所有外科手术的 15% 以上。腺样体肥大外科手术简便易行,可以很快改善患儿睡眠呼吸障碍症状。然而,有研究指出,术后会出现复发及下呼吸道感染增多,而且小儿上呼吸道抗感染和防御变应原的能力降低,上呼吸道炎症可向下蔓延引发过敏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或肺炎等。

此外,腺样体到底肥大到什么程度可以选择手术,一直是医学圈争论的问题。一些研究者认为,根据肿大的程度实施手术。但肿大的程度不代表临床症状的程度,严重程度也不只是和肥大的程度相关。一般认为,腺样体切除是中重度儿童的一线治疗手段,而 轻度OASHS或有临床症状但未达到OASHS诊断标准的患者,是否首选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尚未达成一致。同时,腺样体切除对儿童免疫功能的长期影响尚缺乏大样本随访研究,这也提示临床医师在手术适应症的选择上应当更加谨慎。

2. 保守治疗

考虑到儿童手术麻醉的风险、术后容易复发以及目前还缺乏术后是否会对儿童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不良影响的大样本研究。因此,需要寻求更有效、安全的保守治疗方式。

在腺样体肥大早中期多选择保守治疗,包括中西医两方面。西医通常使用鼻喷激素或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研究表明,肥大的腺样体/扁桃体组织中皮质激素受体亚单位(GCR-aIpha与GCR-beta)和白三烯及其受体的大量表达,且与OASHS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糠酸莫米松在腺样体肥大的治疗中已得到临床共识,其不良反应为刺激鼻部和咽喉部产生不适感,如鼻干、结痂、鼻出血等。孟鲁司特钠是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线用药,与白三烯受体结合,抑制白三烯产生的致炎效应。鼻用糖皮质激素多为 6 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治疗周期为 8-12周。但尚未有研究腺样体肥大患儿使用激素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远期疗效。

此外,中医在腺样体肥大治疗同样起着重要作用。腺样体肥大病机复杂,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在于肺脾肾三脏不足,标实包括外邪、热毒、痰凝、血瘀等。腺样体肥大病程迁延,治疗上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急性加重期,寐时打鼾、憋气、鼻塞等症状显著时,以消除腺样体肿大为主,治法以消肿、活血、化痰为主。迁延期症状好转,以补益肺脾肾为主。

众所周知,腺样体肥大阻塞上气道会导致张口呼吸,不良的呼吸方式影响颌面部生长发育。但即使通过手术或者药物治疗解除了上气道阻塞,部分儿童的张口呼吸依然存在。对于存在口呼吸不良习惯但未产生明显错牙合畸形的儿童,要尽早去除可能的病因,并破除口呼吸的不良习惯。破除口腔不良习惯的常用方法有:唇肌功能训练、闭口呼吸训练等。多数已经产生的颌面部异常需要正畸治疗,方法主要有下颌前移功能矫治器和上颌快速扩弓及上颌前牵引。

总之,腺样体肥大虽然常见,但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诸多长期的健康问题。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孩子长大后治疗难度增加,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 儿童腺样体肥大临床诊治管理专家共识[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5, 40(2): 89-95.

Tags: 这种病小时候没治好,长大了或许更难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