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EJP:无创监测早产儿心输出量的技术对比

来源 2025-04-22 12:11:52 医疗资讯

早产儿由于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面临较高的血流动力学风险。准确评估心输出量(CO)对于监测早产儿健康状况、及时发现低流量状态并采取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目前有多种技术可用于非侵入性CO评估,其中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被视为金标准,但它只能进行间歇性评估,且存在较大的操作者内和操作者间差异。电测速法(EV)能够通过分析胸电生物阻抗的脉动波动与主动脉血流峰值加速度的关系,实现连续的CO监测。然而,关于EV与TTE在早产儿CO评估准确性方面的比较数据存在争议。European Journal of Pediatrics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评估早产儿出生后早期阶段TTE测量CO(COECHO)和EV测量CO(COEV)的一致性,以及相关临床变量对COEV准确性的影响。

研究前瞻性收集了2018年3月至2021年8月期间,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孕周小于32周,体重小于1500g的早产儿数据。在婴儿出生后的72小时内,使用ICON®设备以逐搏采样频率对CO进行连续EV监测,放置新生儿传感器。同时,每天使用超声扫描仪进行超声心动图扫描,评估左心输出量(COECHO)和导管状态。每次扫描时,根据特定标准评估导管状态并分类。

研究共纳入65例早产儿,获得170对COEV-COECHO测量值。第1天、第2天和第3天COEV和COECHO的平均差异分别为9.7ml/kg/min(95%CI 1.3~18.2)、8.3ml/kg/min(95%CI 0.3~16.4)和10.6ml/kg/min(95%CI 4.5~16.6),对应的MPE分别为7.2%(95%CI 4.8~10.6%)、7.5%(95%CI 4.7~12.8%)和7.0%(95%CI 5.4~9.1%)。

存在血流动力学显著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时,COEV轻微但系统性高于COECHO(平均偏倚=17.0ml/kg/min,95%CI 7.1~30.8,p = 0.003);使用多巴酚丁胺治疗时,也出现类似情况(平均偏倚 = 12.5ml/kg/min,95%CI 1.5 - 22.4,$p = 0.018$)。而使用多巴胺和有创通气(包括常规机械通气、高频振荡通气)对COEV和COECHO的一致性无显著影响。

本研究表明,EV与TTE在评估早产儿CO方面总体一致性良好,EV准确性较好。本研究首次探讨了心血管药物对COEV准确性的影响,发现多巴酚丁胺会使COEV轻微高估,但还需进一步验证并探究潜在机制。呼吸支持方式对COEV和COECHO的一致性影响在不同研究中结果不一,可能与接受高频振荡通气婴儿的特征及测量数量较少有关。 总体而言,本研究支持在早产儿出生后过渡期使用COEV监测,但在存在hsPDA或使用多巴酚丁胺治疗时,需结合超声心动图评估辅助临床决策。未来还需大规模、设计完善的研究进一步明确COEV的准确性。

原始出处:

Silvia Martini, Mariarosaria Annunziata, et al. Accuracy of non‑invasive measurement of cardiac output using electrical cardiometry in preterm infants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A comparison with transthoracic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Europe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25, https://doi.org/10.1007/s00431-025-06132-6. 

Tags: EJP:无创监测早产儿心输出量的技术对比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