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对于重度肥胖患者[定义为体重指数(BMI)≥35 kg/m2]而言,代谢减重手术是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如Roux-en-Y胃旁路术、袖状胃切除术和可调节胃束带术,但何种术式最优尚无确切答案。事实上,当前对比不同术式疗效的临床证据仍比较有限,因为在相关临床试验开展的过程中,患者对不同类型减重手术的偏好、手术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等因素会妨碍正常的随机分组,从而造成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
近日,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发表By-Band-Sleeve研究结果,表明在减重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合并症方面,Roux-en-Y胃旁路术、袖状胃切除术优于可调节胃束带术。Roux-en-Y胃旁路术在减重效果方面又优于袖状胃切除术。
截图来源: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By-Band-Sleeve研究在英国12家医学中心接受治疗的重度肥胖患者中开展,探索对比Roux-en-Y胃旁路术、袖状胃切除术和可调节胃束带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4周接受低热量饮食,研究人员会根据个体情况酌情使用抗血栓药物和抗生素。三种手术术式均在腹腔镜下进行。
研究共纳入134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排除随机分组后实际未手术者及术式交叉的患者,最终405例患者接受Roux-en-Y胃旁路术,342例患者接受袖状胃切除术,383例患者接受可调节胃束带术。基线时,所有患者平均BMI为46.4 kg/m2。
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年,Roux-en-Y胃旁路术组、袖状胃切除术组和可调节胃束带术组减重至少50%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8%(276/405)、41%(141/342)和25%(97/383)。研究设定组间差异<12%,则达到非劣效性。因此,三种术式对比,Roux-en-Y胃旁路术、袖状胃切除术在减重效果方面不劣于可调节胃束带术,甚至优于可调节胃束带术;再进一步对比发现,Roux-en-Y胃旁路术减重效果优于袖状胃切除术。
-
减重≥50%的计算方式为:(术后第3年BMI-随机分组时的BMI)/(随机分组时BMI-25)×100%。
▲实际按研究方案接受手术人群(绿色)和按研究计划分组人群(红色)的三种术式减重至少50%的患者比例非劣效性对比(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在生活质量(EQ-5D-5L评分)方面,三种术式之间的差异也和减重效果的差异模式相似,Roux-en-Y胃旁路术组、袖状胃切除术组和可调节胃束带术组EQ-5D-5L平均评分分别为0.72分、0.68分和0.62分。Roux-en-Y胃旁路术组和袖状胃切除术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可调节胃束带术组;而Roux-en-Y胃旁路术组和袖状胃切除术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
-
生活质量(EQ-5D-5L)评分:包含EQ-5D描述系统问卷和EQ视觉模拟量表。其中EQ-5D描述系统问卷分为5个维度,分别为行动能力、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不舒服和焦虑/抑郁。每个维度有5个水平,分别为没有任何困难、有一点困难、有中度困难、有严重困难和无法进行/有非常严重的困难。EQ视觉模拟量表由患者自评自身健康状况,垂直视觉模拟尺两端分别为数字100和0,对应“最好的健康状况”和“最差的健康状况”。
▲Roux-en-Y胃旁路术组(蓝色)、袖状胃切除术组(紫色)和可调节胃束带术组(红色)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趋势(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根据研究设定,若术式A和术式B对比,两组减重超50%患者比例差值<12%(非劣效界值)且接受术式A的患者生活质量(EQ-5D-5L评分)更佳,则认为术式A疗效优于术式B。以此评估认为,Roux-en-Y胃旁路术和袖状胃切除术优于可调节胃束带术,而Roux-en-Y胃旁路术又优于袖状胃切除术。
减重带来的益处同时反映在肥胖相关合并症指标的变化上,如血糖、血脂等,整体而言,三种术式中,Roux-en-Y胃旁路术仍更具有益处:
▲三种术式部分次要指标对比(内容来源:参考文献[1];图表制作:药明康德团队)
安全性方面,术后共报告了1651起不良事件,其中Roux-en-Y胃旁路术组、袖状胃切除术组和可调节胃束带术组分别报告了6.0起/年、5.7起/年和4.6起/年。
总之,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建议患者优先选择Roux-en-Y胃旁路术,若存在手术禁忌证或其他原因无法行该术式,可考虑行袖状胃切除术,不支持将可调节胃束带术作为严重肥胖患者的标准治疗术式。
参考资料
[1] The By-Band-Sleeve Collaborative Group. Roux-en-Y gastric bypass,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 or sleeve gastrectomy for severe obesity (By-Band-Sleeve): a multicentre, open label, three-group,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Published March 31, 2025.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DOI: 10.1016/S2213-8587(25)00025-7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