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在2025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健委雷海潮主任宣布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科学体重管理。这一倡议迅速引发热议,“国家喊你减肥”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数据显示,我国肥胖问题日益严峻,据预测,2030年我国成人、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到70.5%和31.8%[1]。控制体重增长已成为全民健康的迫切需求。
然而,减肥虽好,方式不当却可能引发健康问题。其中,盲目节食减肥导致胆囊结石的案例屡见不鲜,成为“减肥之路”的隐藏风险。
01 一个“瘦身成功”背后的健康代价
21岁的小眉身高160cm,体重75kg,体重指数(BMI)29.2kg/m²,属于超重范围。为了拥有更理想的身材,她毅然加入“减肥大军”。由于运动太累,小眉选择了节食减肥,在短短两个月内减重20多斤。为了保持身材,小眉选择继续节食,并持续了近半年。然而,“瘦成一道闪电”的梦想还未完全实现,身体却率先发出了“警报”。
小眉开始出现右上腹部疼痛、嗳气、腹胀等症状,最终被医生诊断为“胆囊结石”,医生告诉她,这与她长期节食减肥密切相关。
在医生的指导下,小眉接受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服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胆宁片。胆宁片是一种由大黄、虎杖等七味中药组成的利胆抗炎药物,具有利胆抗炎 、防石等作用。研究表明,胆宁片能有效预防和抑制胆固醇结石及胆色素结石的形成[2,3]。经过3个月的治疗,小眉的胆结石体积明显缩小 。
02 减肥,为何会遭遇胆结石?
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仓库”。胆汁通过分解脂肪帮助消化。当饮食习惯发生重大变化时,胆囊的“工作节奏”被打乱,胆汁的分泌与排空会失衡,随之增加胆结石的风险。
不吃早餐,胆汁过度饱和
为了减肥,很多人选择不吃早餐,试图减少热量摄入。正常吃早餐,食物可以刺激胆囊收缩,将储存一夜的胆汁排出。然而,不吃早餐会延长空腹时间,导致胆囊内的胆汁滞留过久,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升高,从而沉积形成结石。
快速减重,胆固醇代谢异常
快速减重会导致体内脂肪快速分解,释放大量胆固醇进入胆汁,使胆汁变得黏稠,容易形成结晶。这种“紧急代谢”状态大大增加了胆结石的风险。
长期素食,缺乏脂肪摄入
脂肪是刺激胆囊收缩的重要因素。长期素食或低脂饮食会导致胆囊排空减少,胆汁长时间滞留在胆囊内,逐渐浓缩,形成胆固醇结晶,最终发展为结石。
03 健康减肥的正确打开方式
科学减重是健康的关键,需要从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多方面入手。
规律饮食,避免过长空腹时间
一日三餐要按时进食,避免饥一顿饱一顿或暴饮暴食。研究表明,不吃早餐会引起胃饥饿素浓度增加、引起食欲亢进,增加午餐与晚餐的进食量,反而容易导致肥胖,且不吃早餐会增加胆结石风险。
均衡膳食,适量摄入脂肪
合理控制饮食并不意味着完全拒绝脂肪。适量的脂肪有助于刺激胆囊排空,预防结石形成。建议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膳食纤维还能减少胆固醇吸收,降低胆结石风险。
细嚼慢咽,控制进食量
进食速度过快与肥胖有关。细嚼慢咽能减少饥饿素分泌,同时升高饱食激素的分泌,减轻饥饿感,增加饱腹感。建议成年人每餐进食时间不少于20分钟[3]。
适量运动,促进胆汁代谢
遵循“动则有益、多动更好、适度量力、贵在坚持”的总原则。由小运动量开始,逐渐达到每天30分钟、每周运动5天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跑、快步走、广场舞、长距离骑行),并长期坚持。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研究发现,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增加肥胖风险,而大于7小时则有利于减重[3]。
这是因为长期睡眠障碍可导致慢性压力,使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长时间处于功能活跃状态,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并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和体重增加[4]。
循序渐进,避免快速减重
减重不宜过快,欲速则不达。理想的目标是6个月内减轻当前体重的5%~10%,每月减重2~4kg较为合理。
04 结语
减肥的目的是为了拥有更健康的身体,而不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盲目节食、快速减重不仅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还可能引发胆结石等健康问题。减肥之路虽漫长,但只要方法得当,可以同时拥有健康与好身材。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
[2]朱培庭,等.中药胆宁片抑制胆色素类结石的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24(6):1-7..
[3]杨培民,等.胆宁片对胆汁33.5kDa泡蛋白的影响.肝胆胰外科杂志,2002,14(2):96-97.
[4]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专家组.中国居民健康体重管理之减重行动20条:基于科学循证的专家建议共识.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3,24(11):1137-1144.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