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多家省级大三甲竟招不满人,
导致核减或取消岗位!
“重科室不重医院”成为新观念
近期,山西省卫健委发布了《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公开招聘岗位核减及改报公告》,令人惊讶的是,其中竟然有多家省级三甲因报名人数不足,导致岗位核减或被取消。
这实在有违常理,三月正值春招,即将毕业的孩子们千军万马在找工作,碰到一个三甲医院恨不得挤破头都要进去,岂有无人报名的道理?而且这些省级三甲的招聘要求也并不苛刻,大多需要35周岁以下的硕士、具有规培经历。
那么,到底为啥大三甲还招不满医生呢?仔细看看这份名单,恍然大悟。核减或取消岗位的科室,次数出现最多的是麻醉科、影像科、儿科、重症科、精神科。这些科室都是不受待见或者在三明医改中不被划为临床的科室,哪怕是三甲医院,也突然遇冷。

由此可见,在三明医改的影响下、在国家要求大中小医院减少收入差距的背景下,新一代医学生不再盲目看重医院的级别,而是更加看重科室的舒适性,这在目前是一个很大的改变,可称为“对三甲祛魅”。
不再盲从三甲、不再为了进三甲去选择不受待见的科室,选择对三甲祛魅,这是目前很多人的一个普遍心态,即“重科室不重医院”,这也体现在高考上,可称为“重专业不重学校”。
4月7日,任教于阜阳一中的某位班主任就表示:“今年的高考专业录取一定会有天大的变化,主要是学生的心态变了,从去年开始就是这样了。我班去年有7位学医的孩子,全都不看重学校,宁选蚌医的临床,不选安医大的麻醉;宁选普通一本的临床,不选双一流的非临床。”
“医学是这样,其它专业也是这样。我班好几个孩子为了学人工智能,宁选安理工的好专业,不选安徽大学的烂专业;宁选合工大的好专业,不选同济大学的烂专业。放在10年前你都不敢相信,安徽大学可是211呀,安理工只是一个普通学校,可现实就是如此,社会的风气已经变成了重专业不重学校,跟10年前完全反转了过来。你专业不好,就是不会有人去上,同样的道理,你医院牌子再大,科室不好,也是没人去应聘的。”
也有人认为大三甲招不满人,除了“重科室不重医院”外,可能也和山西的经济、地理位置有关。
山西太原当地一名互联网博主认为:“山西的经济都啥样了,除了本地人愿意来,外地人谁愿意来?你想去山西定居吗?我是本地的我很清楚,这个地理位置根本吸引不了外地人员,经济和环境都一般,每年流失大量年轻人,本地人出去后都不愿意回去。何况山西自己的医学院校也不多,虽然招聘条件没有多苛刻,但本地达到条件的也少,招不满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累最苦科室出炉!
麻醉科首当其中
多方原因导致医生不想去麻醉科
大三甲招不满医生,映射的其实就是这个科室没有性价比。
近期,一份最累最苦科室排名出炉,果不其然,麻醉科和检验科入选前二名。

正因为医生们认为麻醉科很苦,不但没人想进麻醉科,而且这个科室还成了跳槽重灾区。早已从麻醉科跳槽的武汉黄医生如此表示:“我从麻醉科跳槽真的就是因为不受重视,无论是患者还是院领导,都把我们当成小透明。工资低、工作量大且不说,而且还没有职业成就感。”
没人想当麻醉医生,可麻醉医生又太重要了。对于经历手术的病人来说,最迫切的期望是安全、无痛;而对于外科医生来说,他们的期望是患者拥有平稳和良好的手术条件,这一切都需要麻醉医生去提供支持。
麻醉医生在所有医务人员里面,是具有最全面抢救技能、知识、经验、理论及方法的医生,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急诊科医生、ICU医生都是不能和麻醉科医生相比的。你可以说他们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够,但是对于真正急救的技能知识和抢救的有效性,所有医生都比不过麻醉科医生。
如此重要的医生,可是现如今,小医院麻醉可有可无,不在领导的建设重点内;大点的医院,由于重症病人多、疼痛病人多,麻醉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这只是嘴上说重要,事实上其在整个医院的受重视程度一直都不高,做完一场手术,受瞩目的永远是外科医生,病人感谢的永远是外科医生,手术费用分大头的也是外科医生。

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我国目前约有9万名麻醉医生,服务于14亿人口,中国还缺少35万名麻醉医生。人员短缺导致加班频繁,工作量巨大,可工资收入却提不上来,这就又导致了麻醉医生的大量流失。
由于又苦又累,麻醉科医生猝死率也居高不下。
据媒体公开报道,近年来已有多例麻醉医生猝死或自杀的事件发生:
2024年1月12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知名医学科普网红朱翔医生突然离世,年仅45岁。

2019年11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医师江金健,心脏骤停去世,30岁。
2017年1月9日,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一名麻醉医师,在值班过程中猝死,刚满28岁。
……
《中华医学杂志》曾发表过一篇文章,统计了2012年至2015年被媒体公开报道的医生猝死案例,在已知的29名医生当中,有14名医生竟然都是麻醉医生,占总人数的一半。
除此之外,随着三明医改的到来,麻醉科属不属于临床科室都不好说。
今年1月份,三明当地一名网友透露:“麻醉科到底是属于临床科室还是医技科室?我们把麻醉科算做医技科室,虽然他们注册的是外科,但是偏偏就被认定为医技科室。被认为是医技科室,那就表示以后在年薪制中工资要比临床科室少很多。”
前几个月,有关麻醉科和影像科到底属不属于临床科室的争论非常激烈,至今没个明确说法,这肯定影响了医院的招聘,因为没有哪个学临床的想去一个医技科室。
口腔科又吃香了
全自费、不缺患者
前两年,由于耗材的集采,口腔科遇冷了一段时间,但近期许多医生透露,口腔科又吃香了,到底怎么回事?
3月份,自媒体博主“沉壁”表示:“医院的口腔科是全院最吃香的部门,奖金最多,节假日休息也多,还不用排晚班,关键医疗纠纷也少,是幸福指数最高的部门。现在,一份材料单价100多,可以分几次用,利润很高,而且大都不走医保。你看这些年大大小小的口腔门诊如雨后春笋般冒起来,因为真的有市场!只能说一句,口腔科的水很深很深!”

怎么回事,口腔科不是遇冷了吗?怎么又吃香了?
经过笔者研究,这可能是因为三明医改带来的回暖。
首先,在三明模式下,受到DRG严重限制、医保严重干预的科室都不是吃香的科室。口腔科现在为什么吃香?就是因为它的绝大数项目都是自费的,像什么牙齿矫正、种植牙、洗牙,目前都不能通过医保进行报销。虽然在个别地区,如北京、广州、深圳,种植牙已被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但是患者也只能使用自己医疗保险账户内的余额进行支付,却不能直接使用医保进行报销。
口腔科如今香就香在它的项目都被认为是非必需的美容医疗,患者一但自费,那就可太挣钱了,就算耗材集采降价了,那也没什么,现在的人都爱美。据媒体报道,春节期间,广东某市一个班的学生组团去医院进行牙齿矫正,实在夸张,口腔科真的不缺患者!!
另据《2020中国口腔医疗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人口总缺牙数达到26.42亿颗,潜在种植牙数量1888万颗,潜在种植牙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这还不包括矫正和洗牙呢。
必须得自费、不能报销、不受DRG和医保过多影响,在三明模式下,口腔科回暖,再次变得吃香,这是能想到的。
潮起潮流,科室鄙视链变化太快,特别是现在的孩子们“重专业不重学校”“重科室不重医院”,未来还真有可能出现顶级三甲个别科室招不到人的现象。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