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在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精神行为症状(NPS)如焦虑、抑郁、幻觉等极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和照护者的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尚缺乏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来预测这些症状的出现或恶化。这一问题不仅困扰着临床医生,也让许多家庭在照护过程中陷入被动。最近,一项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研究带来了突破性发现: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或许能提前预测患者的精神行为变化,为早期干预提供了全新可能。
这项研究采用了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ADNI)队列的数据,对507名轻度认知障碍(MCI)或轻度AD痴呆患者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追踪。研究人员利用Luminex xMAP技术,量化了受试者血浆中的190种蛋白质,并结合逻辑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探索这些蛋白质与NPS的关联。令人振奋的是,某些特定的血浆蛋白不仅能预测当前的精神行为症状,还能显著提升对未来症状的预测准确性。当这些蛋白标志物被加入参考模型后,预测NPS的曲线下面积(AUC)从0.61提升至0.76,而对未来NPS的预测AUC更是达到了0.80,显示出极高的临床潜力。
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的精神行为症状对应着独特的血浆蛋白组合。例如,ANGT、CCL1和IL3这三种蛋白与所有时间点的NPS均显著相关,而CCL1、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补体因子H还额外与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关联独立于脑脊液中的AD病理标志物,意味着它们可能代表了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独立生物学机制。这一发现颠覆了传统观点,提示NPS的进展或许并非完全由AD典型病理(如β-淀粉样蛋白沉积)驱动,而是存在其他尚未被充分认识的分子通路。
研究的临床意义深远。目前,A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往往依赖主观评估,缺乏客观的预测工具,导致干预滞后。而这项研究首次证明,血浆蛋白标志物可以作为一种便捷、无创的监测手段,帮助医生更早识别高风险患者,甚至针对特定症状(如攻击行为或淡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例如,CCL1的异常升高可能提示患者未来可能出现情绪波动,而补体因子H的水平变化或许与认知加速衰退有关。这种“精准预测”模式有望大幅提升AD管理的效率,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照护负担。
当然,这一发现仍需更多研究验证。未来需要更大规模的纵向队列来确认这些蛋白标志物的稳定性,并探索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此外,如何将这些标志物转化为临床可用的检测工具,也是下一步的重点。
参考文献: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in cognitive decline and Alzheimer’s disease: biomarker discovery using plasma proteomics. doi: 10.1136/jnnp-2023-332969.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