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HIV融合技术助力CAR-T细胞疗法
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疗效,但传统方法依赖于体外病毒介导的CAR基因表达,存在生产流程复杂、成本高昂以及潜在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肿瘤发生风险。近年来,mRNA疗法作为一种替代方案,能够快速在细胞内表达功能性蛋白且无需基因整合,然而其递送效率受限于T细胞摄取能力差和内质网逃逸效率低。因此,开发一种能够高效、特异性地将CAR mRNA递送至T细胞的新型载体,对于简化CAR-T细胞生产流程、降低成本并提高治疗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华南理工大学王均、许从飞等人主要探究了如何利用一种模拟HIV融合机制的T细胞特异性融合性病毒样颗粒(T-FVLPmCAR)实现CAR mRNA的高效递送,从而在体内直接生成CAR-T细胞。他们通过设计T-FVLPmCAR,使其表面展示突变的HIV包膜糖蛋白gp160,能够特异性识别并融合T细胞膜,将CAR mRNA直接递送至T细胞的细胞质中。相关内容以“Leveraging T cell-specific fusogenicity of HIV for in vivo mRNA delivery to produce human CAR-T cells”为题发表在《Cell Biomaterials》。
【主要内容】
图1 构建具有T细胞特异性膜融合能力的T-FVLP
图中展示了T细胞特异性融合性病毒样颗粒(T-FVLP)的设计与表征。研究人员通过共转染293TB2M⁻/⁻细胞,使其表达突变型gp160包膜糖蛋白和Peg10衣壳蛋白,成功制备了T-FVLP。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T-FVLP为直径97.2 nm的球形颗粒,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Western blot分析确认了T-FVLP表面的突变型gp160和Peg10蛋白成分。实验中,T-FVLP与人类PBMCs共孵育后,通过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T-FVLP能够特异性地与T细胞膜融合,使34.6%的CD3⁺ T细胞表现出融合信号,显著高于对照组(2.7%)。此外,加入gp160抑制剂 enfuvirtide后,融合效率显著降低,证实了突变型gp160在T-FVLP与T细胞膜融合中的关键作用。
图2 T-FVLPmCAR通过T细胞特异性膜融合产生ahCD19 CAR-T细胞
图中展示了T-FVLPmCAR在体外将人类T细胞重编程为ahCD19 CAR-T细胞的过程。研究人员将ahCD19 CAR mRNA装载到T-FVLP中,通过突变型gp160介导的膜融合,将CAR mRNA高效递送至T细胞的细胞质中。实验结果表明,25.6%的CD3⁺ T细胞在与T-FVLPmCAR共培养后成功表达了CAR蛋白,且CAR-T细胞表现出对CD19⁺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能力。此外,CAR-T细胞的生成具有瞬时性,CAR表达在48小时后显著下降,这有助于降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风险。
图3 通过T-FVLPmCAR在体内构建ahCD19 CAR-T细胞
图中展示了T-FVLPmCAR在体内生成ahCD19 CAR-T细胞的能力。通过尾静脉注射DiD标记的T-FVLP和T-FVLPmCAR到免疫人源化NCG小鼠体内,研究人员发现T-FVLP能够特异性地与循环T细胞膜融合,使5.5%的CD3⁺ T细胞表现出DiD阳性信号,而B细胞和髓系细胞中几乎未检测到融合信号。进一步实验表明,T-FVLPmCAR能够将3.2%的循环T细胞转化为ahCD19 CAR-T细胞,且在非T细胞中未检测到CAR表达,证实了T-FVLPmCAR在体内生成CAR-T细胞的特异性和高效性。
图4 T-FVLPmCAR治疗B细胞淋巴瘤且不引发明显副作用
图中展示了T-FVLPmCAR在体内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实验中,免疫人源化NCG小鼠被植入Raji-Luc B细胞淋巴瘤后,接受T-FVLPmCAR治疗。结果显示,T-FVLPmCAR显著抑制了肿瘤生长,肿瘤抑制率高达83.5%~99.0%,且在高剂量下部分小鼠实现了完全肿瘤消退。此外,治疗后小鼠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未显著升高,体重无明显变化,组织病理学分析也未发现明显的组织损伤或神经毒性,表明T-FVLPmCAR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全文总结】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模拟HIV融合机制的T细胞特异性融合性病毒样颗粒(T-FVLPmCAR),用于在体内高效递送CAR mRNA以生成人类CAR-T细胞。T-FVLPmCAR通过其表面的突变gp160蛋白特异性识别T细胞,并与T细胞膜融合,直接将CAR mRNA递送至细胞质中,从而在体内外高效生成CAR-T细胞。实验结果表明,T-FVLPmCAR在小鼠模型中能够有效抑制B细胞淋巴瘤生长,肿瘤抑制率高达83.5%~99.0%,且未引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或其他显著副作用。这种基于HIV融合机制的mRNA递送策略不仅提高了CAR-T细胞的生成效率和安全性,还为未来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种更具可及性和可扩展性的新方法。
原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biomaterials/fulltext/S3050-5623(25)00002-9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