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你还记得《笑傲江湖》中的毒药三尸脑神丹吗?服用这种毒药的人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向他获取解药,不然尸虫就会转移到大脑,让服毒者痛苦不堪,而且丧失理智。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尸虫”存在。
炎炎夏日,水上乐园、游泳池和温泉成了大家最爱的去处。可就在这个欢乐的季节,有个令人胆寒的“尸虫”正悄悄潜伏在温暖的水域中,一旦入侵你的脑子,致死率高达97%!
苗女士带着6岁的儿子在海口旅游,只是在海边游了一次泳,回家后出现发烧的症状,辗转几家医院,医生以为他得了脑膜炎,但是对症治疗却没有效果。后转至贵阳某儿童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通知书显示医院诊断患有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持续癫痫,中枢性呼吸衰竭,支气管肺炎等症状,孩子病情危重,血压维持不足,病情随时恶化,危及生命。经过检查,孩子感染了食脑虫,最要命的是这种病没有特效药。
食脑虫,学名是耐格里阿米巴原虫“Naegleria fowleri”,会因感染而引发的脑膜炎,它通过神经向上传播到大脑,快速繁殖并破坏组织,导致脑部肿胀。这个致命的“尸虫”悄悄潜伏在温暖的水域中,一旦入侵人脑,致死率高达97%!虽然阿米巴原虫感染后的致死率极高,但全球目前存有的感染病例仅200余例,感染率相对较低,我国仅有十余例。
最快一周内死亡
人在感染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后会引起原发性阿米巴脑膜炎(PAM),这是一种导致脑部组织破坏的脑部感染:
在其早期阶段,PAM的症状可能与细菌性脑膜炎的症状相似,但感染阿米巴脑膜炎后,患者的病情发展迅速,初始症状在感染后约5天开始出现。
早期可能会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患者颈部僵硬,迅速转入瘫痪、抽搐,对人和周围环境缺乏关注,肢体失去平衡,出现癫痫症状,最终昏迷和呼吸衰竭。
患者多因快速进展的脑水肿及颅内高压诱发脑疝,颅骨承受巨大压力迫使大脑和脊髓的连接被分开,最快可在一周内死亡。
数据显示,该疾病在我国的病死率极高,感染者一般在出现症状后的1—18天内死亡。
虫从哪来?
阿米巴原虫可生活的自然环境比较广泛,通常生活在温暖的淡水、土壤或腐败的有机物中。即夏季的湖泊、河流、温泉、不卫生的自来水等等地方都有可能出现(25℃以上可以存活,42℃繁殖力最旺盛),甚至也可以在宿主(如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体内以自由生活的状态生存。
通常来说,阿米巴原虫有两种途径进入人体,一种是通过水传播,另一种是通过空气传播:
水源传播
阿米巴原虫往往会在人接触被污染的水源时,经水体传播进入鼻腔,它们从鼻腔钻进人脑后,快速繁殖起来,沿着嗅神经上行入大脑,引起嗅球和脑组织的炎症与破坏,从而引起化脓性脑膜脑炎,血管出血和脑实质坏死。
空气传播
有报道显示,阿米巴原虫有可能通过空气传播,有少数被感染患者没有游泳史,只有与尘埃的接触史,这说明患者通过呼吸吸入包裹形态的病虫也可能是一种感染途径。寄生虫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一般感染后会出现皮肤红斑难以治愈的情况,往往是通过皮肤活检,发现阿米巴原虫。
诊断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感染临床上有急性脑膜刺激症状。并有河水接触史或游泳史、应怀疑本病。脑脊液呈脓性或血性,应涂片镜检阿米巴原虫即可确诊。取脑脊液或病变组织进行培养或动物接种,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是脑组织和皮肤活检, 可对受损病灶进行直接活检和组织学检查。
另外还有免疫组化检测, 使用针对阿米巴原虫的特异性抗体来检测阿米巴虫;或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用于检测受感染患者血清中针对阿米巴原虫产生的抗体;mNGS宏基因组测序对于阿米巴性脑炎的病原体确认也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治疗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推荐喷他脒(Pentamidine)、乙磺酸酯(Ethosulfonate)、米替福新(Miltefosine)、氟康唑(Fluconazole)、氟胞嘧啶(Flucytosine)、磺胺嘧啶(Sulfadiazine)和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等作为治疗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GAE)的核心药物,一般建议联合用药。
预防
游泳注意事项:游泳运动时应避免潜水、跳水或在水中憋气等易造成鼻腔进水的活动。应到正规的游泳池去游泳,不要进行野外“野泳”。避免通过鼻子接触野外的水。当必须从事与水相关的活动时,人们最好保持头部在水面之上或带上鼻夹,以及只使用煮沸的或无菌的水来使用洗鼻壶。
饮食管理:不要食用生肉、饮用生水,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食用不熟或半熟的蛇肉、蛙肉、禽类等野味。
如果近期在温水中游泳玩耍后出现发烧、头疼、颈部僵硬和呕吐的现象应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https://theconversation.com/why-the-brain-eating-amoeba-found-in-freshwater-lakes-while-rare-is-so-deadly-121171
[2]https://www.hackensackmeridianhealth.org/en/healthu/2023/07/18/brain-eating-amoebas-what-are-they-and-how-to-protect-yourself
[3] 陈曦. “食脑虫”感染率很低,牢记三点就能有效预防[N]. 科技日报,2023-07-05(008).DOI:10.28502/n.cnki.nkjrb.2023.003683.
[4] 宋黎胜,陈华良.男子感染“食脑虫”病去世 专家:此病罕见 不必惊慌[J].健康博览,2016,No.278(12):26-27.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