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免疫疗法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癌症治疗的潜力,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使得很多无靶向药治疗机会的患者得到了希望,目前市面上的PD-1、PD-L1或CTLA-4抑制剂,其基本的原理是人体保护器官免受自身免疫攻击而进化出来的,但是肿瘤会超越这些途径来抑制免疫系统,防止自己被免疫系统杀死。因此就出现了阻断这些途径的抗肿瘤策略。
一、目前市面上免疫药物的优缺点
目前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包括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药物,虽然目前获批的几乎都是蛋白抗体类的免疫药物,但是大分子抗体组织通透性差,大大地限制了其疗效。此外蛋白抗体还具有脱靶效应、副作用以及高昂的生产成本,因为单抗类药物的生产需要的生产设备是远远高于小分子药物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蛋白抗体类药物的储存和运输,由于单抗类药物属于蛋白大分子,需要冷链运输,而且一旦药物开启了往往就需要用完,剩余的只能丢弃,这里也存在很多的浪费。在患者自己储存的时候也存在忽略冷藏条件,导致药物失效而自己不知道的情况,输注的往往是没有了功能活性的药物。
因此就有了小分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想法,最近有一篇文献介绍了这类药物的情况,癌度给大家做一下编译,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刊例示意图
二、小分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
这是一篇中国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四川省人们医院的研究人员的综述,发布在《癌症生物学与医学》杂志,作者探讨了针对免疫检查点的小分子药物开发,通过关注小分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功效和机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癌症治疗方法。
小分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逻辑
研究者强调了小分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优势,这个主要是相对于蛋白抗体药物来说的,比如小分子药物表现出优秀的组织通透性、更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在家按时口服而不是去医院输注),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比较典型的药物作用机制是:通过诱导PD-L1二聚化以阻断PD-1和PD-L1的相互作用,BMS-202就是这样的一款药,还有一个是ICI CA-170是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YPD-29B则是促进PD-L1降解和增强抗肿瘤免疫,以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小分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还可以与其他治疗联合,比如和抗血管生成靶向药联合使用,相关的分析表明,这种组合能解决之前抗体免疫药物的局限性,为肿瘤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加方便的选择,也能彻底改变癌症的治疗。
参考文献:
Luoyi Chen et al, Development of small molecule drugs targeting immune checkpoints, Cancer Biology & Medicine (2024).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