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摘要
背景
动态血糖监测(CGM)在门诊患者治疗中应用较少,基于CGM进行糖尿病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对血糖谱的影响尚不清楚。
目的
基于回顾性CGM结果,对使用口服降糖药的门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饮食、运动等门诊教育,评价其对患者血糖谱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于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使用口服降糖药的T2DM患者88例,其中男60例、女28例,给予CGM。入组患者给予门诊教育,即第1~3天维持原降糖治疗方案及生活习惯;第4天下载并分析CGM数据,结合患者饮食、运动等门诊教育,第6天取下CGM传感器和记录器,下载数据。比较第2天和第5天动态血糖数据[24h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
结果
基于CGM结果,给予门诊教育后(第5天)T2DM患者的MBG由(8.34±1.97)mmol/L下降到(7.85±1.65)mmol/L,TIR由(78.21±24.64)%上升到(84.28±21.87)%,MAGE由(4.53±2.25)mmol/L下降到(3.80±1.80)mmol/L。按糖尿病病程、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病程<10年组(62例)和病程≥10年组(26例)干预后MBG均较干预前降低,干预后病程<10年组标准差(SD)、MAGE、TAR较干预前降低,TIR较干预前升高;按年龄分为<65岁组(55例)和≥65岁组(33例),两组干预后MBG、TAR较干预前降低,TIR较干预前升高,干预后<65岁组SD、MAGE较干预前降低。
结论
基于CGM结果,对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门诊T2DM患者进行饮食、运动等门诊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MBG、提高TIR水平,改善血糖变异度;<65岁、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获益更大。
血糖控制不佳与并发症、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目前我国血糖整体达标率仍然较低,WANG等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从2013年的10.9%增加到2018年的12.4%,但2018年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7%,治疗率为32.9%,整体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仅为16.5%,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达标率为50.1%,总体仍处于低水平,结果不容乐观。
CGM可改善血糖控制、扩大CGM使用范围将提高DM患者健康状况
目前CGM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可以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监测,反应全天血糖谱及血糖波动,有助于发现进食、运动、用药等因素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有助于发现隐匿性低血糖,成为传统血糖监测方法的一种有效补充。回顾性CGM避免了监测期间医生和患者对血糖进行过多干预,能较客观地反映佩戴者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糖情况,有助于分析评价佩戴者血糖变化的趋势和特点。
血糖控制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饮食、运动、药物、心理、睡眠等,缺乏运动、高热量饮食很可能是T2DM患者整体达标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本研究使用回顾性CGM作为监测手段,针对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门诊T2DM患者,结合CGM图谱给予饮食、运动等门诊教育,纠正不良的饮食生活方式,结果显示:干预后MBG由(8.34±1.97)mmol/L下降到(7.85±1.65)mmol/L;餐后2h血糖较干预前改善。纠正不良的饮食生活方式对血糖管理至关重要。基于CGM图谱进行糖尿病教育,患者能更直观地观察到生活方式对血糖的影响,使其变被动为主动,依从性提高。CGM对于需要了解如食物种类、运动类型、治疗方案、精神因素等对血糖影响的波动规律的人群获益更大,是HbA1c的重要补充。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与美国内分泌泌学院(ACE)发布《持续葡萄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明确CGM可改善血糖控制、扩大CGM使用范围将提高DM患者健康状况。
基于CGM进行饮食、运动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TIR水平;基于回顾性CGM数据,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血糖变异度、改善血糖波动
国际共识提出TIR、TAR、TBR作为评估短期血糖控制的关键衍生指标,指南推荐TIR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一个控制目标,可与HbA1c互为补充。本研究使用TIR作为评估指标之一,TIR由干预前的(78.21±24.64)%升高到(84.28±21.87)%,提示基于CGM进行饮食、运动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TIR水平。
MAGE是评估血糖波动的较好指标,OKADA等、YANG等研究结果提示间歇性高血糖、血糖波动与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密切相关。多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与末梢血糖相比,CGM的使用可明显减少血糖波动幅度。本研究干预后MAGE自(4.53±2.25)mmol/L下降到(3.80±1.80)mmol/L,SD自(1.80±0.80)mmol/L下降到(1.62±0.74)mmol/L,提示不良的饮食、运动生活方式与血糖波动有较密切的关系,基于回顾性CGM数据,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血糖变异度、改善血糖波动。
本研究按病程将患者分为<10年组和≥10年组,经过干预后两组人群MBG指标均有改善。同时观察到<10年组患者干预后SD、MAGE明显下降,未看到≥10年组患者血糖变异度的改善。在T2DM的自然病程中,胰岛β细胞的功能随病程增加而不断下降,越来越依赖外源性控制血糖的手段,与长病程患者相比,生活方式干预后短病程患者获益更大。
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老年糖尿病患者成为糖尿病主流人群。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老年糖尿病患者占全球老年糖尿病患者的1/4,居世界首位,且呈现上升趋势。既往使用CGM探讨生活方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谱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中≥65岁组患者33例,占37.5%。<65岁组和≥65岁组患者经干预后MBG和TIR均有所改善,<65岁组干预后血糖变异度改善更明显。
小结
本研究使用回顾性CGM作为监测手段,基于CGM结果对门诊使用口服降糖药的T2DM患者进行门诊教育、饮食生活方式改变,可有效改善患者MBG、提高TIR水平,改善血糖变异度;分层分析结果提示<65岁、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获益更大。
本文来源
周潇,周云婷,孔小岑,等. 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结果评价门诊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谱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21): 2572-2577.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