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急诊刀伤患者的臂丛麻醉,要谨防已存在气胸

来源 2024-05-17 16:02:39 医疗资讯

前几天,一大早骨科就打电话催促我们准备好一台急诊手术。电话里也没说太清楚,只说是刀伤,需要打臂丛麻醉。

骨科经常收治一些大伤、小伤的急诊手术,因此,大家都有些麻木了。只要你要手术,我们就准备好手术需要的一切、再根据手术需要实施麻醉就可以了。至于说风险,本来就是外伤、意外,加上又是急诊手术,我们尽力做好术中安全保障即可。

如果希望这样的急诊手术都达到择期手术的安全性,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毕竟,患者可能有基础疾病、既往相关疾病治疗史缺失、未系统调整机体状态以及缺少大部分相关检查,这些都是导致急诊手术风险明显增加的因素。

当我们准备好手术所需的一切之后,患者也被推进手术室了。

核对完患者信息、确认签字完毕,负责值班的麻醉医生刘大夫就开始了臂丛阻滞的过程。

按照往常工作流程一样,一个人负责接各种监护设备、一个人负责麻醉操作。

然而,这次差点就因为这种流程式的工作出了大问题。

患者受伤的位置在肩关节胸大肌处,深度不祥,计划手术探查、清创缝合。

考虑到这个伤口位置也在臂丛神经支配区,因此大家也都同意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就在消毒患者麻醉区域的时候,我发现患者的受伤一侧胸廓似乎明显高出对侧。回头看向监护仪,90%的脉氧饱和度,似乎提示这一切很不正常。

联想到患者受的是刀伤,一个怀疑涌现在我的脑海:患者该不会有气胸吧?

于是,我让刘大夫拿听诊器听听患者的两肺呼吸音。如果是明显的气胸,听诊器应该能有所发现。如果不是明显的气胸,或者不是张力性气胸,一般也不至于特别危险。

刘医生看了一眼几乎要落灰的听诊器,眼神中似乎在说:有必要么?但医院里就是这样,如果别人不提,也就罢了;但如果别人提出一些质疑,还是乖乖听别人劝为好。很多时候,就是一句提醒,就可以避免一次意外。

 

在听呼吸音的时候,需要给患者发出深呼吸的指令才能更好地听清呼吸音。然而,患者似乎不怎么配合,反而有些焦躁。本身应该喊刀口疼的他,却嘟嘟囔囔说“胸疼”。

尽管刘医生还正在听,但我还有另外一名麻醉医生已经高度怀疑他有气胸了。刘医生听罢,说呼吸音很轻。于是,我上前接过听诊器重新听诊。

在过去的一些年中,我几乎没错过听诊任何一个我接手的患者。大量正常的呼吸音听诊,让我对异常的呼吸音极其敏感。

这次,不出我所料,异常的血氧饱和度、过轻的呼吸音、鼓起的胸廓以及增宽的肋间隙等线索,已经直指张力性气胸。

考虑到气体可能从刀口进入胸腔,至少刀口位置的壁胸膜应该有破损,我让骨科医生用手指探查一下伤口。如果是张力性气胸,应该有气体溢出。

虽然患者喊疼,但看到气体沿着手指溢出,我们所有人长出了一口气。

看到这个情况,我们将麻醉方式果断改成全麻。一方面,考虑到伤及胸膜,探查的位置较广,甚至有开胸补肺的可能;另外,臂丛麻醉本身就有气胸的并发症。一旦实施该麻醉,气胸的事儿就不好解释。

回顾这个病例,我们再一次认识到一个问题:任何情况下,医疗规范都不可忽略,因为那是用无数患者的健康或者是生命的代价换来的!

Tags: 急诊刀伤患者的臂丛麻醉,要谨防已存在气胸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