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病之一,科学有效地将血压控制于理想水平是保障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关键,但高血压患者通常仅在病情危急或突发并发症时才入院治疗,平时以居家治疗为主。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慢性病管理,需要基层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其家属加强重视。中医在社区居民中认可度较高,且中医的一些治疗手段(如中药穴位敷贴、穴位埋线法等)具有成本低、简单易于推行等特点,在慢性病管理中有独特的应用优势。
中药穴位敷贴法
中药穴位敷贴是中医治疗局部病灶或调节慢性代谢疾病的重要方法,具有无创、安全、疗效稳定等特点,敷贴过程中药物可经皮吸收,持续刺激相关穴位发挥效用,且外敷药物也减少了内服汤方对患者胃肠道的刺激。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应用,中药穴位敷贴对高血压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已得到证实。以下介绍两组中药穴位敷贴法的药物配方,供临床参考。
01 药物配方:取吴茱萸、白芥子、川芎各20 g,天麻、地黄各10 g,冰片5 g,研磨成粉末状,加入陈醋混合后调匀,制得敷贴药膏。
取穴:双侧涌泉穴、神阙穴。
治疗时间:持续贴敷8 h,1次/d,连续治疗3个月。
配方解析:吴茱萸疏肝下气,白芥子理气散结、温通经络,川芎活血祛淤,天麻平抑肝阳,地黄补肝养肾,冰片通窍散淤。以上药物均为高血压外敷常用药物。药理学研究显示,吴茱萸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的收缩,有利于血管舒张并保护心脑血管功能,与地黄合用可形成互补,增强药效。
02 药物配方:将吴茱萸粉3 g、干姜粉1 g用适量醋和白糖调制呈膏状,制成3×3 cm大小撕贴式膏药摊于远红外贴上。
取穴:双侧足底涌泉穴。
治疗时间:贴敷6~9 h为宜,3~5次/周,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配方解析:吴茱萸和干姜均为温理药,前者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后者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根据中医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理论,将二者调制后进行穴位贴敷有助于改善经络气血运行,促进血压下降。
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是从针灸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中医适宜技术,有着操作简单、作用持久等优点,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穴位埋线疗法作为中医针灸学的现代发展,是将针刺、穴位封闭、组织的自我修复等多种效应融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是针灸学、现代物理学相结合的产物。以下介绍一组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高血压的取穴方法,供临床参考。
01 取穴:曲池、太冲、风池、中脘、天枢、足三里、丰隆、脾俞。
解析:足三里穴具有补益气血、调畅气机、健脾和胃、通腑化痰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性。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络穴,又是化痰要穴。足三里与丰隆相配,共奏健脾化痰之功。中脘穴为胃之募穴,又是八会穴之腑会,能调中焦脾胃,理六腑气机。天枢穴位于脐之左右,为大肠募穴,是大肠之气深聚于腹部之所,可以调理肠腑,六腑以通为顺,肠腑通畅则糟粕无存。中脘、天枢相配,共同发挥调理中焦,助运消脂的功效。脾俞可健脾益气、化湿利水。诸穴相配,从而达到祛痰化湿、消脂减肥的目的。通过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使高血压患者机体失调状态得到纠正。
总结
除中药穴位敷贴法、穴位埋线法外,还有许多中医外治法对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有良好疗效。医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对需进行敷贴或埋线的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清洁,避免引发感染。此外,部分患者对穴位埋线存在恐惧心理,治疗前应与患者充分沟通、讲解,消除患者恐惧心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郭欢欢.中药穴位敷贴治疗高血压的效果[J].华夏医学,2021,34(2):123-126. DOI:10.19296/j.cnki.1008-2409.2021-02-034.
[2]丁娇,黎娟,邓宗娟.中医食疗联合穴位贴敷在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医药,2023,44(4):34-37.
[3]汪海燕,李玲,范娥,等.穴位埋线对高血压前期的临床干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10):1200-1202. DOI:10.13460/j.issn.1005-0957.2016.10.1200.
猜你喜欢
- Nat. Commun | 新辅助阿美替尼治疗不可切除的III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一项单臂II期试验
 - 阿尔茨海默病早诊突破:破解误区,把握希望!
 - 人到中年血管容易堵塞,常吃这几种食物,让血管变干净畅通无阻
 - 2020年09月29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二!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 Lancet子刊:中国首次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 清火护眼的食疗方法
 - Support Care Cancer:成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住院期间的症状体验和自我管理策略:定性纵向研究的结果
 - 胎儿肠道中首次发现真菌群落
 - PCCM:危重症婴幼儿伴有呼吸衰竭时行气管切开术的时机
 - Nat Cancer:邵志敏/江一舟/黄薇/郑媛婷团队发表大型中国乳腺癌患者队列多组学研究成果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