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周一综合症#冲上热搜,如果觉得今天不在状态,感觉疲倦、头晕、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全身酸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您可能患有周一综合症。一般来说持续期为一天,也有些人可达数天,缓解后于下周一再次“复发”。
什么是“周一综合症”?
有研究称,周一无精打采是可以用生理学解释的:周末精神与身体双重卸压之后,人体生物钟难以自律地从懒散状态回归工作步调,很难快速适应工作应激状态。
人们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分秒必争,聚精会神于工作和学习,形成了与学习和工作相适应的“动力定型”,把与工作和学习无关的事置之度外。轮到双休日,这些被置之度外的事又被提上议事日程,而且必须料理。这样,双休日就成为格外忙碌的日子。有的忙于繁杂的家务,里里外外,劳碌奔波;有的则趁双休日玩个痛快,逛商店、游公园、看录像,特别是那些牌迷和网虫,更是夜以继日;有的则是利用双休日走亲访友,或家人团聚等等,不一而足。这两天,把原来建立起来的工作与学习的“动力定型”破坏了。待到双休日过后的星期一,必须全身心重新投入于工作和学习,即必须重新建立或恢复已被破坏了的“动力定型”,这就难免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即所谓“星期一综合征”。
这种情况下,身体就会出现疲倦、头晕、胸闷、腹胀、食欲不振、浑身酸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就是打工人常挂在嘴边的“周一综合症”。
如何应对“周一综合症”呢?
从医学上来讲,#周一综合症#是无药可治的,需要凭借自身的毅力,竭尽全力的去管理自己的情绪。人民日报给出,七天情绪法则,助你打造高效生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周一:身心俱疲的“过渡期”
双休日过后,很难一下子切换到工作状态,周一变成了一个“过渡期”,这个时期仿佛得了“老年痴呆”,注意力和记忆力都跟不上了,脑子一起罢工了。
建议:周一可以稍早一点儿到办公室,梳理重要的工作,按轻重缓急排序,有条理的完成工作。切记,不要让任何有关周一的工作念头打扰。
周二:埋头苦干的“打拼日”
这一天也许是主观能动性最强的一天,效率直线上升,工作步入正轨,压力也随之而来。但是仍然建议: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堆到某一个,以免让身心承受过大的压力。如果压力很大,可以停下来喝杯咖啡,闭目养神,安抚一下坏情绪。午饭适当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周三:郁郁寡欢的“职场超人”
此时已经完全适应了忙碌状态,精神旺盛,思路广阔,思维活跃,是作决策的好时机。不过,周三是工作日的中间点,上个周末储备的能量渐渐消退,下个周末有点儿遥遥无期。这个时间建议:利用周三的午休和下班时间制定周末计划,比如看电影呀,去郊游呀,能让下个周末的快乐感离自己更近,对生活有所期待。
周四:难熬的“黎明前的黑暗”
经历了3天的高强度工作,紧绷的神经像长时间演奏过的琴弦一样松懈了。建议不妨跟自己做个交易:多干点儿活,切不打折扣的完成,就奖励自己周五晚上迟钝好的或听场演唱会等。周四比较适合做不太费脑子的机械性工作。
周五:欢欣鼓舞的“加班日”
周五效率最高,一些平时看来棘手的事都能轻易完成,因为马上就能随意支配时间了,欢欣的情绪让人不容易累。周五人们最喜欢冒险,比如进行高风险投资,这是因为人们希望将一周的事情来个了断,所以不管做什么都很果断。此时建议:不妨利用高效的周五处理难啃的“硬骨头”,但不要把特别重要的决策性事情留到周五做,以免冒太大风险。
周六:无所适从的“放空日”
周末到了,本该将一周的疲惫,烦恼抛到云端,但你却很烦躁,无聊,不知道做些什么,有时候会蒙头大睡或者无节制的狂欢,过后又有虚度光阴的内疚感。建议:周末适度的休息,不要有过多的期待。如果期待过高,不管安排得多合理,过得多愉快,失落感都会倍增。顺其自然,既不要闷在家里,也不要连续参加户外活动或聚会。
周日:收拾心情的“修行日”
明明还在休息,却总是抗拒第二天的来临,有时一到周日中午,就陷入对下周工作的焦虑中。建议:从内心去认可工作的价值,学会从工作中收货喜悦。
当然,如果双休日能以休息为主,适当增加比平时多一些的家务,适当增加比平时多一些的娱乐,适当的亲友互访或家人团聚等等,旧的动力定型就不至于被过大地破坏,下周重新建立或恢复时就比较容易,就不会出现“星期一综合症”,即使出现,症状亦轻微,亦不会过多影响工作和学习。因此,消除“星期一综合症”的根本是双休日尽可能过得轻松愉快,不要与平时出现过大的反差。
猜你喜欢
- 跳绳运动可以防治便秘
- 腊肉茶树菇的做法-咸鲜味干煸菜谱
- Radiology: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显示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大脑淋巴循环改变
- Nature:记忆与睡眠的新钥匙:腺苷A2B受体在大脑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 2020年11月02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一!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 孩子如何缓解眼部疲劳?孩子有这些状况家长应及时注意
- Theranostics:单细胞转录组学的重新分析揭示了巨噬细胞样平滑肌细胞在晚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关键作用
- 多种食物保护视力 食疗护眼
- 痛风病人不能吃什么?这五种痛风绝对不能吃的东西
- Mol Cancer:江苏大学张徐等团队合作发现N2 TANs外泌体在体外和体内促进胃癌转移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