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居民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的首位,其中每5例死亡病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疾病负担沉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年龄、行为危险因素、环境或职业因素、代谢性因素以及社会经济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我国对心血管疾病实施三级预防措施。鉴于此,全科学苑特邀安徽省立医院范西真教授全面剖析我国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现状。
拐点还未到,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任重道远
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呈现上升趋势,但直到现在,拐点都未到来,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未能下降。国家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上做了很多工作,如建设相应的医疗中心及医疗能力的提升。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来说,基层医务工作者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需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多下功夫,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规范化的慢病管理等。
心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中,一级预防是群体预防,需要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此进行群体性的行为干预;二级预防是对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药物和非药物干预;三级预防则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干预,防止重症发生,减少因病致残、因病死亡。
基层医务工作者直接面对社区民众,他们需要融入到社区中,因此,基层医生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基层医务工作者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手段主要有:
1.健康生活方式及危险因素管理的宣教
对民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及疾病的宣教,让民众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提高民众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识别、管理水平。
2.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药物干预
对于已经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人群,还需对其进行药物干预,控制疾病进展,防止慢病急化或慢病重症化。
改善微循环,中医中药可有效干预微血管病变
心血管疾病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而药物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其中,中医中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多个指南指出,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起到重要而特殊的贡献,因此,目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中西药联合应用情况相对普遍。范教授举例说:“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的防治工作中可看到,中医中药在防治重症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心血管领域同样如此。”
心血管疾病主要以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多见,可引起全身多组织、器官缺血,导致灌注不良。而中药里的“活血化瘀”药,能有效解决此问题,且安全性良好,可长期服用。范教授讲述了自己曾诊治过的一位冠心病患者的诊疗经验,该患者行PCI术后,采用中医药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恢复情况良好,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次数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
“许多患者虽然做了支架或搭桥手术,但其微血管的病变并没能得到有效干预。而在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还有可能产生微血栓。”范教授说:“对于这些微血栓,西医西药没有很好的解决措施,但中医药却能很好地改善微循环,减少冠脉介入治疗后的一些并发症。
中医药温和有效,与西药联用可有效改善双心疾病症状
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并不局限在疾病本身,还有可能引发躯体化症状,也就是临床上所说的“双心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情绪症状不容忽视。有资料显示,门诊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抑郁、焦虑发生率为 20%~30%,住院患者中发生率可达40%~60%。范教授介绍说:“在临床上,双心疾病患者的比例很高,可能达到50%以上,当然,部分患者症状较轻。”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与心血管疾病往往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双心疾病”须进行积极干预,可使心血管疾病患者获益。临床上,针对双心疾病患者的症状不同,可给予抗焦虑、抗抑郁或调节植物神经的药物进行干预。抗焦虑、抑郁的西药长期服用可能产生依赖性,且部分患者长期服用心理压力较大,而中医药相对来说更温和,不良反应较少,可长期服用。因此,临床上许多医生也会给予双心疾病患者中医药治疗。比如心可舒片联合调节植物神经的药物干预,心可舒片可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的胸闷、心悸、头晕、头痛等症状,而调节植物神经的药物可以帮助患者镇静、安神,两药合用,改善心血管疾病的焦虑、抑郁症状的效果甚佳。当然,如果患者情绪症状较重,可联用抗焦虑、抑郁的西药治疗,患者可收获良好疗效。
除了药物干预外,对于双心疾病患者还要给予精神方面的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规律运动,参与社会活动,这样有助于改善双心疾病的症状。
- 上一篇: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希望:唤醒“沉睡”的神经干细胞
- 下一篇:急性肾损伤
猜你喜欢
-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炎症能预测社交媒体的使用吗:系统性炎症的生物标志物与社交媒体的关系
- Nature Cell Biology:李兵辉团队发现癌症的阿喀琉斯之踵——嘧啶小体
- 男性在性生活中会害怕哪些事情?性生活是夫妻双方的事
- 发现粽子有问题请举报
- 抗癌蔬菜排行榜红薯位第一 抗癌最好的蔬菜还有哪些
- European Radiology:使用胸部低剂量CT进行骨质疏松筛查的自动分割和放射组学纹理分析
- 二十大报告|医疗热点深入解读
- R-CHOP-14方案降低长春新碱剂量不影响老年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生存
- 5个身体症状,暗示血脂“超标”,需警惕!
- 宝宝中耳炎症状,这三个父母粗心行为会诱发中耳炎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