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衡道丨文献】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K27M突变型在成人与儿童患者中的分析研究

来源 2023-09-13 14:02:20 医疗资讯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变异型属于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最常位于在脑桥、丘脑或脊髓中,偶见于小脑;好发于儿童(中位年龄: 5-11岁);影像特征:中线位置巨大占位,可强化,占位效应明显(梗阻性脑积水,脑室周围水肿);其组织学特点为瘤细胞通常具有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样形态,部分病例可呈现低级别形态,缺乏核分裂、微血管增生和坏死等高级别特征(约10%);免疫组化:肿瘤瘤细胞表达S100、Oligo-2和Vimentin,H3K27M核染色阳性及H3K27me3表达缺失,GFAP表达具有可变性;p53核表达阳性, 提示存在TP53突变(约50%);ATRX突变导致ATRX核表达阴性(约10-15%)。

研究介绍

样本介绍

作者回顾了2012-2020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治的164例分子确诊的H3K27M突变弥漫性中线胶质瘤患者;病例的纳入标准为:(1)弥漫性胶质瘤(影像学和病理诊断);(2)肿瘤位于中线;(3)测序证实为H3K27M突变。

研究方法

免疫组化:GFAP、OLIG2、ATRX、H3K27M、P53、IDH1、Ki-67;分子研究:一代测序:IDH1/2、H3F3A、HIST1H3B、BRAF、TERT启动子区;甲基化测序: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

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

儿童最常见的解剖位置是脑干,而成人是丘脑;成人H3K27M-mt DMGs的ATRX缺失的频率高于儿童;成人H3K27M-mt DMGs的H3.3突变的频率高于儿童;成人患者的总生存期好于儿童患者。

组织学特征

大多数表现为星形细胞瘤形态,9例含有少突胶质细胞瘤样特征;微血管增生、肿瘤性坏死和多核巨细胞多见;假菊形团、钙化、神经毡岛、Rosenthal纤维和原始神经成分少见。

图片

图A,弥漫性浸润性胶质瘤,组织学分级2级。

图B,弥漫性浸润性胶质瘤,常规组织学分级3级(箭头显示核分裂)。

图C和D为常规组织学分级为4级的胶质瘤,伴有微血管增生和瘤巨细胞。

图E、上皮样细胞,胞浆嗜酸性。

图F,少突胶质细胞样形态。

图G、Rosentha纤维。

图H、假菊形团。

免疫表型

H3K27M:79/80例弥漫性阳性(60: 弥漫强阳;19:强弱混合,1:少数阳性);GFAP:147/157例弥漫性阳性,10例呈不同比例阳性;OLIG2: 136/151例弥漫性阳性,15例呈不同程度阳性;P53:94/132例弥漫强阳性;ATRX:35/137例表达缺失;Ki-67:2%~70%。

小结

图片

图片

图I,肿瘤细胞ATRX表达缺失(内参照为阳性)。

图J,P53核强阳性。

图K,H3K27M的弥漫性强核阳性。

图L,H3K27M强弱混合阳性。

图M,H3K27M染色1例符合马赛克阳性。

图N,Ki-67指数低(<5%)。

图O,高Ki-67指数(>70%)。

分子特征

H3.3和H3.1:152/164和12/164例K27M突变。成人组H3.3K27M突变率明显高于儿童组;TERT启动子:4/75例突变;MGMT基因启动子:6/70例甲基化;未发现IDH1/2和BRAF突变。

预后分析

成人组的预后较好;肿瘤直径>3cm的患者预后明显差于肿瘤直径≤3cm的患者;脑干肿瘤患者的预后比其他位置肿瘤患者更差;ATRX表达缺失的患者预后明显好于正常患者;Ki-67指数>5%的患者预后较差。

讨论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变异型

是一种浸润性中线神经胶质瘤伴有H3 p.K28me3 (K27me3) 缺失和下列三种之一的分子改变一种组蛋白H3

Tags: 【衡道丨文献】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K27M突变型在成人与儿童患者中的分析研究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