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高血压标准下调至130/80mmHg之后,
医疗界的口水战、质疑声不绝如缕
自从11月13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等机构联合制订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简称“指南”)正式发布,其中推荐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由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下调至收缩压≥130 mmHg和/或舒张压≥80 mmHg之后,医疗界各方人士的口水战、质疑、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支持该标准下调的专家认为,这个标准的调整是历时5年,通过大量队列研究、随访观察研究等循证医学证据证明,血压升高是导致心血管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将血压控制得再低一些,能够带来明确的心血管获益。 反对该标准下调的专家则认为,突然调整了标准,原本血压值处于130/80 mmHg~140/90mmHg区间的人群转入了高血压人群,中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将从2.45亿逼近5亿,你让他们该怎么办,这也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群成为高血压患者,并将由此带来巨大的医疗压力。 对此,韩雅玲院士表示,虽然下调高血压诊断值使纳入高血压范围的人群增多,用于前期治疗的费用可能略有增高,但用于后续治疗严重并发症,如脑卒中、心梗、肾功能不全等治疗的高额费用会大幅度降低,并且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这有利于整体公共卫生负担的减轻。 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所长、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主席刘力生教授针对高血压标准的下调也进行了表态,她表示,现在不是提倡高血压范围越低越好的时代,没有高质量的证据指出,血压在130~139mmHg/80~89mmHg范围内,药物治疗会取得明显收益。 在中国高血压联盟成员黄峻教授给刘力生教授的回复中也表示,中国高血压联盟的指南将尽早发布,如大多数联盟内专家赞同的,坚持140/90mmHg,但对于良好耐受,又有需要的部分患者,可考虑降得更低一些。 甚至还有一些反对者将此次高血压诊断的下调和某些药厂的利益关系联系在一起,声称这是要助力降压药厂发大财。 争吵得无比激烈,于是乎,昨天,国家卫健委也只好抽空回应一句:国家层面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 本以为卫健委的表态能一锤定音,谁料竟起了反作用,指南不是凭谁一句话就能朝令夕改的,专家们更深层次的讨论更加激烈了! 不得不说,专家们的争论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理由,这很正常,任何一种标准的变革与更新都会引来阵阵讨论的热潮,我们允许甚至鼓励。 但现在,请各位读者忘掉所有专家、机构的口水战、质疑声,仅从标准调整的初衷和科研数据上来想一想这个调整为什么会在5年后的今天发布更新了。5年观察,防线前移,未病防治,标准下调的初衷和目的
5年前,美国心脏协会科学科学年会发布了2017 AHA/ACC 高血压指南,改变了以往全球通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指南(AHA 2017)将高血压的诊断从 140 / 90mmHg 下调至 130 / 80mmHg,和目前的国内一样,美国瞬间增加了3000万成人高血压患者,美国高血压患者占据了总人口的45.6%。 那时候,我国就有了标准调整的动向,但牵一发而动全身,标准一改,带来的问题也不少,其中一条就是基层医生能够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都很难,现在说要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那更是增加了难度,心理上不可接受。 然后国内一直在观察,那么这五年里我国高血压以及高血压并发症防治得怎么样了呢? 根据《2022年全国心血管疾病报告》显示,全国心血管意外死亡患者逐渐年轻化,2019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衰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房颤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情况一年比一年差。 其中,年报内容开始建议,倘若强化高血压控制(血压目标值降至133/76 mmHg)与标准高血压控制(血压目标值降至140/90mmHg)相比,10年内可使中国高血压患者避免220.9万例冠心病事件、440.9万例脑卒中事件和7.51万例CVD死亡事件;与标准高血压控制相比,强化高血压控制可避免13%的脑卒中事件,使男性和女性分别避免17%和11%的冠心病事件,这将大大减轻社会负担,起到一种防病于未然的最佳结局。 我们再来看看以前的标准“140/90mmHg”,你必须要清楚,以前的标准也明确说130/80mmHg才是正常血压,130/80mmHg-140/90mmHg是正常高值血压,这之间的过渡群体虽然没有被划为高血压患者,但这并不意味你的血压没有问题。 我们很清楚地知道某些患者的心理,一看自己的血压值没有达到140/90mmHg这个标准,就掩耳盗铃地认为自己的血压是正常的,该怎么吃还怎么吃,不加任何干预,等到出现了临床症状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进行药物控制,这是典型“讳疾忌医”的心理。 当然,指南现在把标准调到了130/80mmHg,并不是要求患者一定要吃药(一些学者从吃降压药对这个过渡阶段的群体没有获益来证明调整的不合理,实在答非所问),这是一种警示作用,体现了防线前移、加强初治的理念,据指南介绍,这个时期你就要开始进行各种生活干预了,具体包括: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减压干预、减重干预、戒烟限酒、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图片见具体干预方式) 指南同时指出,如果患者有中风、冠心病的病史,或者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10%,同时血压又达到130/80 mmHg,就要启动药物降压治疗了。如果没有这些风险,原则上还是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JACC:超2万人随访26年的研究,
130/80 mmHg-140/90mmHg也很可怕
有一点是不容质疑的,那就是血压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健康获益是非常明显的。 现在就算不修改这个指南,从我们对血压的控制来看,大部分人都希望能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这是共识和趋势。即使患者出于某种原因嘴上说我没病我没病,但私下里还是不愿看到自己的血压超过130/80mmHg,在部分地区,140/90mmHg这个标准事实上也已经名存实亡了。 另外,一些研究数据也说明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的巨大获益。 北京安贞医院团队曾针对中青年高血压意外事件进行了一项超2万人随访26年的研究,并于JACC发表了论文Association between cumulative blood pressure and long-term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findings from the 26-year Chinese Multi-provincial Cohort Study-Beijing Project。 研究团队分析了我国多省21441例≥35岁没有心血管疾病居民随访26年的数据,对于中青年(35-59岁)居民,与<120/80mmHg的居民相比,血压在130/80 mmHg-140/90mmHg之间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78%,冠心病风险增加77%,卒中风险增加79%,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1.5倍。研究的大样本中13.4%的心血管事件及26.5%的心血管死亡归因于130/80mmHg-140/90mmHg这个范围,如此看来,这个范围的血压被调整为高血压,没有任何理由能反驳。 研究还发现,血压在130/80mmHg-140/90mmHg之间的中青年居民15年后有65%的人群血压会进展为≥140/90 mmHg,其心血管病风险比那些血压仍<130/80mmHg的人群增加了3.1倍。 但对于≥60岁的居民,血压在130/80 mmHg-140/90mmHg之间的人群没有明显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允许老年人群体血压可以适当控制在高位的原因。 总之,不管疾病的标准怎么划定,你的健康你做主,你是愿意把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还是愿意控制在130/80 mmHg-140/90mmHg之间呢?你心里有数!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