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呼吸频率是一个生命体征,但它经常被遗漏、测量不准确且没有记录。
介绍
呼吸频率 (RR) 或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是代表通气(空气进出肺部的运动)的临床体征。当身体试图维持向组织输送氧气时,RR 的变化通常是恶化的第一个迹象。
未能识别恶化的早期迹象可能会导致患者预后不佳。在对异常生命体征的回顾中,Cretikos 等人 (2008) 发现,超过一半的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患者在 24 小时前可能已被确定为高危患者。Jonsson 等人 (2011) 提出,早期检测和记录生命体征,特别是 RR 的变化,有助于检测呼吸衰竭,这是进入重症监护室的最常见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增加的 RR 可用于帮助预测有心脏骤停风险的患者。例如,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与心率或血压相比,RR > 27 次/分钟是 72 小时内心脏骤停的更好预测指标(Fieselmann 等,1993)。
早期发现恶化
国家健康与护理卓越研究所 (NICE) (2007) 建议急诊医院的患者应:
-
入院时记录的生命体征(方框 1);
-
一份书面护理计划,概述应记录哪些观察结果及其频率。
尽管如此,监测不力仍令人担忧(复苏委员会(英国),2015 年)。为了改进对恶化患者的早期识别,NICE (2007) 建议急诊医院应该对所有成年患者采用生理跟踪和触发系统或早期预警评分 (EWS)。
2012 年,皇家内科医师学院 (RCP) 发布了第一个国家早期预警评分 (NEWS),旨在规范实践;2017年推出更新版本(NEWS 2)。NEWS 2基于六个生理参数的简单评分系统;为每个参数分配一个分数,然后汇总一个总分。这些参数与针对危重患者的 RCUK (2015) ABCDE 评估工具保持一致。NEWS 2 已在许多环境中得到验证,并得到 NHS England 和 NHS Improvement 的认可,可在英格兰使用。
未能监测生命体征
测量 RR 被认为是一项核心护理技能,但有证据表明这是一个被低估的迹象,并且通常由护士估计(Flenady 等人,2016 年)。一项对 211 名患者的术后研究发现,超过 15% 的 RR 记录没有记录(McGain,2008 年)。不准确的记录或假设患者的 RR 在正常范围内是另一个问题。Semler 等人 (2013) 发现实际 RR 与记录的 RR 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在 368 次记录中,近 72% 的记录显示 18 或 20 次呼吸/分钟,尽管实际上只有 13% 的记录在该范围内。
在实践中,准确测量 RR 可能很困难,因为如果患者知道自己正在被监视,他们可能会改变他们的呼吸;这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来解决,如在出现检查桡动脉脉搏时谨慎地计算呼吸次数。
有证据表明,护士未能记录 RR 是由于知识不足、对是否评估呼吸的主观评价和缺乏时间(Elliott,2016 年)。Mok 等人 (2015) 建议在工作量计划中优先考虑生命体征监测,而 Elliott 等人 (2016) 强调缺乏关于谁应该测量生命体征的指导,并建议生命体征监测可能被视为“只是另一个任务”。
从证据来看,工作人员似乎没有优先考虑 RR 的测量,并且缺乏自动化被认为是一个可能的原因。虽然可以使用自动化机器测量脉搏和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但呼吸监测技术并未广泛使用(Elliott,2016 年)。
定义正常 RR 的问题
虽然对于正常脉搏(60-100 次/分钟)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文献中引用了 RR 的各种“正常范围”。成人的正常接受范围是 12-20 次呼吸/分钟(RCP,2017;RCUK,2015),但这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医疗状况而有所不同。一般认为,>25 次呼吸/分钟或 RR 增加表明患者可能突然恶化(RCUK,2015)。同样,<8 次呼吸/分钟的速率或 RR 降低也可能表示恶化。
NEWS 2 (RCP, 2017) 的使用有助于标准化医疗机构使用的方法,但考虑到患者的个体正常参数仍然很重要,这可能需要对 EWS 进行修改。例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可能有比正常范围更高的基线 RR 或更低的氧饱和度——在这种情况下,多学科团队可能会同意修改后的评分。
护士需要意识到,患者正常 RR 3-5 次/分钟的微小变化可能是恶化的早期迹象(Dougherty 和 Lister,2015 年)。呼吸监测应始终是整体患者评估的一部分,应密切监测 RR 超出正常范围的患者,并经常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
有人担心护士依靠脉搏血氧仪代替 RR 来评估呼吸功能障碍(Mok 等人,2015 年)。然而,脉搏血氧仪测量氧饱和度,而 RR 测量通气量。在恶化的早期阶段,患者的 SpO2 可能看起来在正常范围内,但 RR 会因氧合不足而增加(Mok 等人,2015 年)。
结论
RR 的监测和记录是全面患者评估的一部分。它应该在其他临床特征的背景下进行解释,以及呼吸的其他方面,例如呼吸的深度、模式和努力。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