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扫码、关注商家公众号、同意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点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餐饮店推出了扫码点餐服务,与此同时,纸质菜单在一些店里成为“稀缺品”、关注公众号才能点餐等问题,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讨论。近期,相关平台向开发者推送通知,提醒开发者自查是否存在“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核查违规的公众号将被限制二维码打开公众号能力。平台回应消费者诉求,主动承担相应责任,有助于提升消费体验,赢得消费者欢迎。可以说,不让扫码点餐成为“单选题”,才能答好服务消费者的“必答题”。
与传统的人工点餐相比,扫码点餐有不小优势。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扫码点餐减少了对服务人员的依赖,既能节约时间,也方便挑选菜品。对商家来说,扫码点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营业效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无接触点餐和无接触结账减少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客观上也助推了扫码点餐的普及。正是因为有多方面的优势,扫码点餐越来越受到餐饮行业的青睐,日益成为用户的消费习惯。
然而,无接触服务并不意味着可以降低服务水准,恰恰相反,只有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才能让扫码点餐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现实生活中,有的餐厅不提供人工点餐服务,只提供扫码点餐;有的要求消费者先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再进行扫码点餐;还有的不向消费者提供直观可查的现场菜单和菜品价格……如此种种,不仅有违商业惯例,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和知情权,让“消费便利”成了“消费烦恼”。新技术的运用应该给消费者带来更加多样的选择而不是相反,扫码点餐也不应该成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群体的消费壁垒。扫码点餐,服务也须在线,如此,方能更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更值得重视的是,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在扫码点餐过程中如何得到更好保障?现实生活中,在一些餐厅扫码点餐时,往往需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授权给相关公众号或小程序使用。消费者到餐饮店是为了就餐,并无必要提供手机号、生日、姓名、地理位置、通讯录等与餐饮消费无关的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法也明确要求,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借扫码点餐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不仅有违法律相关规定,也会增加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餐饮行业肯定还会迎来更多变革。从机器人配菜、送餐,到点餐时根据消费记录“定制推送”,再到食品原材料的溯源,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无论消费场景、服务形式如何变化,都需要把顾客放在第一位,筑牢消费者信息安全的防线,更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提供良好的就餐体验,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夯实长久健康发展的基础。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19日 05 版)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