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据报道,当前一些名为“理财课”“财商课”的在线教学课程广告充斥于网络,打着“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口号,以“一元理财训练营”为诱饵,向不具备理财专业基础的公众进行片面宣传甚至欺诈营销,一些年轻人频频踩坑。
“理财课”走热,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投资理财需求在增长,期待通过提升自身专业金融素养,实现财富保值增值。从这个角度看,依法依规开展理财知识方面的教育培训顺应了现实需求,有助于增强参与者管理自身财富的能力。
不过,在理财教育火热背后,却出现了某些乱象。有的“理财课”并不是为了传授金融知识,其真实目的在于对消费者“洗脑”并推荐金融产品。一些理财课存在荐股、“拉人头”、虚假理财产品购买等欺诈活动,且以不切实际的回报率承诺,吸引不具备任何金融专业知识群体参与,容易导致他们出现损失甚至血本无归。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存在不少不具备专业知识但拥有大量“粉丝”的个人账号,基于主观猜测对经济金融分析评价,兜售其“研究成果”甚至非法荐股等,很容易误导公众。
一些理财课程不仅引发合同纠纷,还涉及非法融资甚至是新型金融诈骗,为金融市场埋下风险隐患。相关研究表明,金融教育与投资行为之间存在一定关系,金融教育是影响投资者特定交易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我国整体上金融教育相对缺乏,即使是获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也不一定具备与金融风险相匹配的认知能力。事实上,金融危机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不受约束的金融创新产品的肆意发展,还源于一些金融消费者对新型金融产品缺乏认识,过度参与引发市场风险。这表明,市场并非不需要在线理财课,需要的是合法优质的理财课。
理财课虚假繁荣,亟待引起监管部门重视,并应多措并举遏制相关乱象。监管部门要强化监管,从严查处理财课培训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资金流向、可疑收款方账户动态等的监测。同时,要加强规范和引导,鼓励有资质、符合要求的机构和公司多举办符合公众真正需要的理财课。8月1日起,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化协会等单位联合制定的《理财在线培训服务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实施,对财商教育服务行业作出一系列规范。有关方面应加强对这一团体标准的宣传普及,加强对相关行为的引导。此外,有关网络平台也要扛起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平台治理,强化对涉及理财培训类内容的审核,绝不给涉嫌违法违规的“理财课”以生存土壤。
对社会公众来说,应该意识到财富管理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不是随随便便听几节课就能“玩得转”的,应自觉抛弃不切实际的财富增值、暴富等幻想,不被夸大其词的片面宣传冲昏头脑,只有把心态放平和,才可能避免被割“韭菜”。(吴悦)
- 上一篇:截至12月4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 下一篇:共享店铺也要共担风险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