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中新网北京8月13日电 (徐婧 杜燕)近期,在江苏南京、扬州等地出现了新冠肺炎儿童确诊病例,其中不乏以家庭为单位的聚集性发病。家长要怎样为儿童进行日常防护?多大的儿童不适合佩戴口罩?双黄连、板蓝根应该在什么时候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郝静在接受采访时回答了以上问题,并给出了疫情期间儿童防护的建议。

儿童更“易感”?日常防护怎么做
郝静介绍,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出现感染性疾病。这是因为儿童在生长发育中,心肺等器官、免疫功能等都尚未完善,被感染的风险更大。此外,儿童生性活泼好动且防护意识较弱,尤其在儿童与儿童接触时,更容易传播呼吸道疾病。因此,对于儿童,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婴幼儿而言,新冠病毒的很多防护工作都需家长来协助完成。
家长应如何协助儿童做好防护?对此,郝静给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家长要确保个人健康和卫生。平时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出现干咳或低热等症状要尽量与孩子隔离开,并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和就医;在照顾孩子时也要格外注意个人卫生:如到家后换好衣服再去抱孩子,洗干净手后再和孩子接触等。
饮食方面,在家庭就餐时要尽量使用公筷公勺或给孩子使用独立餐具,减少因接触而感染的机会。此外,她还提示有些家长给孩子喂饭时习惯先用嘴吹一吹以降温,此类行为也要尽量避免。
接触方面,家长要注意在公共场所的防护。如确需外出,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外,还要减少让孩子碰触公共物品,如栏杆、把手等;坐电梯时尽量选择扶梯,少搭乘箱式电梯,减少病毒在密闭空间中传播的机会;逛超市时少碰触柜台摆放的物品,尤其要避免接触经由冷链运输的商品。
对于学龄儿童,要注意孩子之间少聚集、少打闹;在上学途中尽量两点一线,不在其他地点停留;上下学尽量选择步行或私家车,减少孩子在公共交通的停留时间。

如何戴口罩?儿童口罩怎么挑
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是新冠疫情防护的关键措施。儿童戴口罩应注意哪些事项?郝静提示,一岁以下的婴儿通常不建议佩戴口罩。因为口罩会对婴儿的通换气造成一定影响,长时间佩戴后可能出现缺氧症状,甚至造成窒息。
两三岁的幼儿也尽量不佩戴口罩,如确需佩戴,家长要及时观察,在孩子佩戴口罩时如出现憋气等情况,要及时摘取。对于以上不适宜戴口罩的婴幼儿,家长可以给孩子佩戴透明的隔离面屏用于防护,这样既能保证通气,也减少了接触的机会。
三岁以上的儿童建议佩戴儿童口罩。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和脸型大小选用不同型号,使口罩与孩子脸部贴合、具备保护作用的同时还具有一定通气性舒适性。
郝静还特别提示,如果儿童有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家长在给孩子戴一段时间(半小时到一小时)后要摘下口罩,尽量让孩子保持呼吸顺畅。如有必要,对于既往有咳喘病史的孩子,家长及时用药治疗,避免发病。
在口罩选购方面,14岁以下儿童不适宜佩戴N95口罩,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即可。因为N95口罩的密闭性更强,孩子长时间佩戴可能会影响呼吸,进而对肺功能造成损伤。此外,一些口罩上带有的气阀装置不仅会在防护效果上大打折扣,也容易在孩子摔倒后造成外伤。
近期,很多商家推出了卡通口罩,此类口罩因特色的外观受到了家长和儿童的青睐。郝静表示,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买染色太过花哨(如带卡通图案等印花)的口罩,因为此类口罩在染色、绘制等环节中更易出现质量问题,很难判断其是否合格。建议家长购置纯色、正规的口罩。

哪些症状要留心?儿童“药箱”应配齐
作为儿童医院的主任医师,郝静每天都会接诊从各地来就医的患儿。她表示,疫情期间不建议家长带孩子“动不动就往医院跑”,因为医院是人员密集场所,出现交叉感染的几率较大。但儿童如果出现明显的发热、咳喘症状,或者婴幼儿经常出现哭闹、憋气、严重鼻塞等症状,家长应带孩子及时来医院就诊。
她还谈到,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呼吸道感染时容易出现消化道症状。一部分新冠肺炎患者也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因此在孩子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后,家长也要带孩子及时来医院就诊。
对于长途交通来京就诊的家长和小孩,除了常规的防护措施外,郝静建议家长随身携带免洗的消毒液和酒精消毒用品等,以便随时给孩子进行消毒,同时注意避免接触孩子的眼睛、口鼻。
此外,如果孩子出现咳嗽、鼻塞、流鼻涕或者嗓子疼,家长要及时监测其体温。如果触摸孩子的额头、手脚发烫,要及时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当体温达到38.5°C以上时及时吃药退热。对于发热的孩子,来医院就诊时,家长最好随身携带温度计和退热药,如果孩子在路上出现高热时及时退热。
目前,北京儿童医院可以通过线上预约挂号和现场自助机挂号等途径挂号。郝静建议来京就医的家长及时关注医院的公众号和“北京儿童医院”APP上发布的信息,尤其要注意疫情防控的具体要求有无变化,确保顺利就医。对于一些需要长期随诊的慢性病,还可采用线上诊疗的方式。她介绍,目前北京儿童医院可以在APP里进行线上挂号和诊疗,使用图文和视频问诊等方式,患儿在当地医院进行检查后,线上传送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在线上开具处方,家长可以根据处方在当地买药,也可从医院邮购到家,尽量简化、方便就医流程。
双黄连、板蓝根怎么用?日常饮食要注意
疫情期间,一些家长时不时给孩子服用板蓝根、双黄连等药物“增强抵抗力”。此类中药应在何种情况下服用?儿童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郝静表示,从中医角度看,这类中成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一些饮食过量,有胃肠积滞,内热较重的儿童,如出现舌苔厚、大便干、有口气等症状,可以适量服用清热消积类的中成药,以减少内热外感的机会,但不宜久服。儿童的脏腑娇嫩,这类药物长期服用会影响其脾胃消化功能。如服用不当,不仅起不到预防的作用,反而会使孩子食欲下降、抵抗力下降。
尤其是在夏季,在日常饮食中,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健康、有营养,要防止孩子进食过多,尤其是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要少吃,少吃冷藏、冷冻食物,少吃冰淇淋、巧克力、含糖饮料等,也不宜过量进食水果,避免影响孩子的胃肠功能。(完)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