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不久前,26岁女孩当医院陪诊员的新闻,让这个职业进入公众视野。近日,一些职业陪诊员分享自己的陪诊经历,再次使这个话题升温。据介绍,陪诊员服务对象有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不愿麻烦熟人的年轻人、丈夫无法请假陪同的孕妇以及不认识路的异地患者等。
在新兴职业不断涌现的当前,陪诊员的出现不足为奇。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老年人“一体多病”、看病要跑多个科室,对网上挂号、手机支付不熟悉等情况催生了陪诊员这个职业。客观说,它的产生顺应了市场需求,有利于帮助患者就医。
但也要看到,该职业的兴起与医院布局不合理有一定的关系。医院越建越大,布局日益复杂,导致就诊、检查、拿结果、取药、缴费等多在相距较远的地方进行。这样的流程往往在门诊有一套规范,在住院部又是另一套要求,患者极易搞混。有陪诊员坦言,自己做陪诊3个月,才摸清医院布局,知道怎么操作可以节省时间,知道不同的检查与治疗在哪里做。
除了布局不合理,医护服务不够贴心周到也是重要原因。比如,诊疗与检查的连接不紧密,导致当天看不完病、次日复诊换了医生的情况比较普遍。医疗设备是冰冷的,更为冰冷的是患者独自面对病痛却无人安慰,在这种情况下看病受阻将加剧患者的低落情绪。虽然热心医生很多,但毕竟医生无法在诊疗之后持续给予每一个患者以情感支撑。买来的陪伴虽然欠缺温情,但至少让患者有倾诉的对象和心理上的安全感。
与其事后弥补,不如事前减少不必要的陪诊需求。最好的“陪诊”,是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体验,让绝大多数患者不必陪诊也能轻松就医,再通过导医和志愿服务等途径满足个别、特殊需求。在通常情况下,市场化陪诊只作为补充,且主要针对行动不便者,这才是对待陪诊需求的正确做法。
便于患者就医的医院布局才最科学,失去了这个前提,再好的规划都不算合理;医院分科细无可非议,但保留老年医疗科等综合科室,方能确保分合有度;医疗信息化本该大力提倡,但也要避免“数字鸿沟”。在门诊排班、预约看病等方面,要做到宁可医务人员不便,也要确保患者方便。“以患者为中心”应落实到医院建设与管理的每个细节,落实到就医的方方面面。
此外,陪诊员这个职业有存在的价值,但也应正视所面临的风险。要看到,陪诊员若有获得紧缺号源的能力,或者有带领患者“走后门”的本事,就容易获得青睐。假如不为这个职业设置准入门槛,不强化陪诊过程的规范,难免会有陪诊员通过非正当手段来提升自身竞争力,甚至过去的号贩子、医托等,也可能换上陪诊员的马甲,利用自身优势获取不当利益。新兴职业需要尽快出台规范,对那些可能影响医疗秩序的陪诊员,更当如此。
(作者:罗志华,系一线医生)
- 上一篇:“德尔塔”变体或使感染呈指数级增长
- 下一篇:年纪不大血压挺高 怎么破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