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点个菜都要关注公众号,我的微信已经被商家们占领了。”
看到网友无意中发出的一条感叹,很多人都立马生出了一种感同身受的无奈感。本想安静地吃顿饭,却不得不接受商家的凝视。打开手机看看,你订阅了多少无效公号?有多少还在持续推送垃圾信息?有多少公号是你主动订阅的,又有多少是怎么都记不清如何关注的?
其实何止是扫码点餐,如今科技对生活的入侵正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大有遍地开花之势:进入商场想使用WiFi?不好意思,订阅公号再说;孩子上培训课,问有没有课程优惠,请先关注我们注册会员吧;出了停车场想交钱,结果不接受现金支付,必须按照公众号的程序来走;想去医院看个病,结果又是网络化一条龙,不关注公众号根本行不通……最可气的是,关注完之后还会给你不停发送折扣、优惠、活动通知,隔三差五,微信就攒满了小红点。
有理由相信,公号“强制关注”的运作逻辑是“转化率”,其意图是将每一个消费者扩展成自媒体的受众,通过精准画像实现更全面、更有力的商业渗透。但问题是,消费者在大多数时候仅仅抱着消费的目的,他们不想被“转换”,也不想成为“画像”的一份子。表面上看,消费者也能通过人工服务进行点餐,但实际上,消费者也有不关注就能扫码点餐的自由。因此,商家这一做法是“形式上自愿、实质上强制”,毫无疑问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更大的问题在于,选择的背后往往是偷窥,是盯着消费者隐私的虎狼之心。在一些扫码案例中,消费者通常被要求一键绑定手机号,获取微信头像、性别等,存在过度索权的现象。尽管它们大都宣称对客人信息安全负责,但仍可能引发隐私泄露忧虑,比如华住集团就曾发生过泄露了5亿条会员信息。围绕个人信息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电信条例等顶层设计均已做出相关规定,只因扫码点餐就进行“信息收割”,情理上都站不住脚。
幸好已经有地方关注到类似问题。不久前,深圳市消委会以线上投票的方式发起了“您对扫码支付怎么看?”并且推出全国首个扫码消费行业自律承诺,承诺扫码缴费过程中不强制消费者关注商家公众号等,在这个问题上迈出了第一步。但仍需强调,行业进步不能只靠自律,应该进一步明晰原则性规定的法律效力,在此基础上制定行业管理细则,督促餐饮等行业优化相关服务,同时设立扫码消费的数据安全“边界”,拓宽消费者的侵权投诉渠道。
科技赋能智慧服务,是为了让生活更便捷,而不是给人们添堵的。扫码点餐强制关注,本质上跟强发传单、打骚扰电话没什么两样,都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期待能早点唤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