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治理问题手机应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政策发力,还要有企业协力。毕竟,违规算计的“太懂我”只能获取一时之利,用诚意和实力吸引用户才是长久之计
前不久有朋友“吐槽”说:在手机的搜索引擎中查看了关于英语考试的内容后,购物应用的首页就被这类商品占领了。“这也‘太懂我’了吧?好像一下子变成了透明人。”再问问身边的其他人,也有类似的困扰。比如,一款功能简单的照相类手机应用,却要求访问手机通讯录,否则就无法使用相关服务。
大数据时代,“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已成常态,对用户而言,手机应用越来越“懂我”,用起来的确很方便。不过,随之而来的过度索权、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也令人不堪其扰。倘若不加以及时遏制,将大大增加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甚至对用户造成伤害。
近日,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文,规定了39种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其中短视频类、新闻资讯类等13类,无须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消息一出,引发许多网友拍手叫好。
近年来,多部门共同出击展开治理,对用户规模大、问题突出的多款手机应用,采取了公开曝光、约谈、下架等处罚措施。重拳之下,典型问题已得到一定改善。鉴于手机应用数量巨大、种类繁多,难免出现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行为“野火烧不尽”的情况,这就需要织起一张规范各类手机应用收集个人信息的安全网。
此次新规,通过对手机应用分门别类、精准施策,开出必要个人信息的“正面清单”,相当于给绝大多数手机应用收集个人信息上了一道“紧箍”。可以说,新规从源头上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的个人信息保护明确了底线,划出了红线,让应用的运营商不跑偏,也为相关部门的后续监管设定了一个“路标”。
应该看到,治理问题手机应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政策发力,还要有企业协力,才能握指成拳。作为手机应用运营商,与其煞费苦心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不如多在技术研发、产品优化和内容管理上下功夫。毕竟,违规算计的“太懂我”只能获取一时之利,用诚意和实力吸引用户才是长久之计。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25日 12 版)
- 上一篇:孩子爆刷信用卡损失能否追回
- 下一篇:乘客可根据车牌信息查询网约车合规信息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