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餐后低血压是咋回事

来源 2022-11-05 01:06:21 医疗资讯

餐后低血压是指就餐以后出現的低血压,其诊断标准是“餐后收缩压(髙压)下降20毫米汞柱”或“收缩压(髙压)由餐前≥100毫米汞柱降至餐后<90毫米汞柱”。假如病人吃过饭后出現头晕眼花等状况,即便血压下降的水平未做到所述规范,也可明确为餐后低血压。

近些年,临床医学上餐后低血压的患病率有显著提高发展趋势,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比较普遍,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各种各样自主神经作用失衡的病人。

餐后产生低血压,是否就可以无需吃降血压药了?自然并不是。从源头上讲,餐后低血压归属于一种“身体血压调整出現难题”的异常现象。一切正常状况下,大家进餐后就需要刚开始消化吸收,以便尽快消化吸收食材,消化道就会配制大量的血供,那样别的系统软件和人体器官中的血夜就会相对性降低,进而造成血压有下降的发展趋势。可是,身体的自我调整体制是很灵便的,可以立即打动血压调节机制,根据增加心跳、收拢毛细血管等方法来维持血压的相对性平稳,目地是合理确保别的人体器官的血夜提供,不会危害全部人体的运作。因此,正常人不管吃得有多饱,也不会餐后出現显著的血压下降,更不容易“撑到头昏”。

殊不知,老年人针对血压的调整工作能力有一定的变弱,自主神经的调整作用很有可能出現不灵,因此餐后保持血压的工作能力就下降了,进而造成低血压的产生。假如老年人自身就会有心血管心肌梗塞、心血管功能减退和各种各样血压调节机制减低的状况,那麼,餐后低血压的发病率和严重后果就会进一步提高。

有心肌梗塞和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出現餐后低血压务必认真完成,由于比较严重的低血压很有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心血管血供不够,很有可能引起心梗、脑梗塞等比较严重恶性事件。就算沒有出現比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病恶性事件,因为头晕眼花等病症,老年人也非常容易摔倒跌伤。因而,老年人高血压病人一定要留意稳定降血压,并注意防范低血压。

解决餐后低血压,必须从下列层面下手:

有餐后低血压的病人,应当适度调节降血压药的吃药時间,防止药品功效的高峰期时间段与餐后重合。例如,尽可能不要在餐前吃药,改成两餐中间服食。假如仍有餐后低血压的状况,则需考虑到拆换降血压药了。

假如出現头昏等病症,切不可盲目跟风提升剂量,应当先精确测量血压,清除低血压的很有可能。

饮食搭配上还要好好地调节,少吃糖分,提升蛋白等营养元素。一定要防止太饱,应少量多餐且饮食搭配溫度适当。

老年人用餐后不要着急做运动过量,如果有头昏眼花的病症,先要坐着歇息,防止站起走动时跌倒。这时尽量精确测量一下血压,确立是不是发生了餐后低血压。

(创作者为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生)

《 人民日报 》( 今年07月31日 19 版)

Tags: 餐后低血压是咋回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