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一些国家开始限制或者禁止粮食出口,造成国际粮价上涨。据澎湃新闻报道,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宣布将暂停签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柬埔寨将禁止白米和稻米出口,仅允许香米出口;哈萨克斯坦将对小麦和面粉出口实行配额制。
受此影响,一些城市出现少数人抢购粮油现象。对此,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民众无需抢购囤积。
其实,在国内疫情发生之初,由于适逢春节假期,加上居家隔离的储备需要,一些地区就出现过囤积米面油的抢购现象。
细细梳理一番,就会发现没有必要过度紧张。中国虽然从国外进口粮食,但大部分并不是最基本的口粮。进口的核心品类,如强筋弱筋小麦、泰国大米等,主要是为了调剂需求结构,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所以即便受影响,主要也是涉及消费升级的那部分,对基本口粮的保障完全不必担心。
此前,疫情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米面油的后端加工上。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向好,这些生活物资必需品的保障行业早已复工复产。而且,从2004年开始,中国的粮食产量就已经实现了“十六连丰”,且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目前的人均占有量超过470公斤,远超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同时,农业部门的调查显示,今年夏粮丰收的基础较好,粮食供应有充分的保障。
除了新粮供应保障,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也已相当成熟。目前,国家是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区保持6个月,产销平衡区保持4个半月”的市场供应量要求,核定粮食储备规模。即便突发事件来临,国家照样有大量存货,可以满足很长一段时间的消费需求。
当然,在供应充足的前提下依然出现抢购囤积的现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对一些抢购者而言,他们未必了解市场上的储备和供应情况,在全球疫情蔓延时,难免有恐慌心态。而且抢购行为本身就很容易相互传染,“三人成虎”,以至于出现一些跟风囤积的情况。
粮食安全关乎基本生存问题,对于抢购米面油的行为,也没有必要过多批评指责。如何为社会提供更加充实准确的信息,对恐慌消费心态进行有序疏导,是必须思考的问题。比如,地方可以通过各类官方发布渠道,对粮食储备和供应问题进行及时的说明,引导人们进行合理消费。
除此以外,破除恐慌性消费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保障供应。在疫情尚未完全结束时,还需进一步理顺米面油等关键物资的供应链,让民众能够随时随地买到相关粮食产品。如果超市的货架上一直都是储备充盈,抢购囤积的行为自然没有长期存在的土壤。此外,在疫情特殊时期,对于利用抢购心态趁机囤积居奇、大幅度涨价的行为,还需在执法层面加大打击力度,做好价格保障。
总之,中国的粮食供应已有充分保障,民众大可不必囤货抢购。另一方面,要想真正破除恐慌心态,相关部门也要将信心通过稳定的供应链传递给每一位消费者,将各项保障工作做好做足。
熊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