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何时能有疫苗?感染人数是否已到峰值?白岩松提问专家
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做客央视《新闻1+1》栏目,分析了当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情况。我们离拥有疫苗还有多远?接触传播又对我们的卫生习惯提出了哪些要求?李兰娟都一一做了回应。
数月后可能拥有疫苗?
问:28日,您所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分离出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毒株成功分离,是否意味着我们离拥有疫苗更近了?
李兰娟:是的。成功分离病毒毒株,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了疫苗的种子株。有了种子株,就可以培育疫苗株。通过疫苗株,我们可以制备疫苗。制备疫苗有个过程,拿到疫苗株需要一个半月,之后还需要一个半月的审批过程。
感染人数是否正在靠近峰值?
问:28日的确诊人数出现了大量增长,是否说明感染人数正在靠近峰值?
李兰娟:感染人数的增加在我们预期当中。前段时间从武汉输出到各省的二代甚至三代的传播者潜伏期渐渐过去,进入发病期。因此,现在应该是发病的高峰期。
问:我们离高峰过去、感染人数开始衰减还有多远?
李兰娟:关键在于已经感染的人是否全部隔离,隐形感染的人是否全部找到。如果这几个举措我们做得好,数字就会很快下降。如果感染者隐藏在某处,就会产生病人,感染人数就不能一下降下来。
应对无症状感染病例,该怎么办?
问:28日疑似病例和接受医学观察的案例也很多,未来会有怎样转化?
李兰娟:疑似病例既然已经报告、隔离,肯定有一部分会变为确诊病人。但他们已经隔离了,这也是我们预计当中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还不知道的隐形感染者,因此要严格防控。
问:我们注意到,28日出现一些无症状感染的案例,您对无症状感染怎么看?
李兰娟:现在我们疫情防控最重要的就要关注这类人。他们无意中已经感染了,自己又不知道。我们的优势是现在可以用大数据的手段来确定是否与疫区来的人有接触,通过技术手段可以把每个人的流动情况摸得很清楚。这对疫情防控很有帮助。
民众如何避免接触传染?
问:28日国家卫健委公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在诊疗方案中明确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接触传播。下一步民众该如何进行自我防护?是不是改“管”手了?
李兰娟:现在我们观察到,新型冠状病毒除了飞沫传染外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病毒携带者可能污染了周围的环境,我们到处摸的话就可能会通过手感染,所以呼吁大家勤洗手。确定了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这让大家更了解、更重视切断传播途径。通过洗手改变卫生习惯,我们的预防工作会做得更好一点。
问:用不用戴手套?
李兰娟:医院里医务人员会接触污染物,所以要戴手套。在外环境中,我们接触的病毒量是有限的,勤洗手就可以了。(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